close
【2008/08/05 聯合新聞網/繽紛版】   文\余文馨

雖然中文譯名《無人知曉的夏日早晨》(Nobody Knows),我卻是在一個沁涼的深夜看完這部電影。

誠如你所知的,這則故事乃是改編自一樁真實的社會事件。簡單地說,就是有一位媽媽將一點點錢放在出租公寓的餐桌上之後,便自行消失了,放任4個年幼的孩子在都市的角落裡自謀出路。

電影中的哥哥是12歲,很想上學,可是媽媽老是說不唸書也沒關係啊,就準備了小學生字典要求孩子們在家自習就好,3個弟妹也一樣,一天都不曾進過學校。

很奇怪,是否愈任性的父母,就愈會生養出成熟懂事的孩子呀?最年幼的兩個弟妹大約是5或6歲,搬家後換過地址的第一天,媽媽交代孩子們,新家的規矩是不可以吵鬧、不可以出房門,連陽台都不可以踏出去喔,免得被人發現這個家裡住著這麼多沒有爸爸的小孩。幾個正值最調皮搗蛋年齡的小朋友,竟然也都乖乖地遵守著與媽媽的約定,每天都安靜地待在屋子裡玩玩具。

所以這是一部極其安靜的電影。又因為我碰巧在萬籟俱寂的深夜裡觀看,無聲的感受更是強烈。是故意的吧,導演把背景音效拉得很空,於是很多時候只聽得見水自水龍頭流出來的聲音,行駛中電車的噪音,和夜裡均勻的鼾聲,全是你和我每天都會接觸到的聲音,然後孩子們就在看似再平常也不過的時間流逝裡,一點一滴地被離棄了。

最先離棄他們的是父親。男人睡了女人,女人懷孕了,然後男人就離開了。幾個孩子的爸爸都不一樣。然後是決定追求自身幸福的母親。接著是坐吃山空的錢。沒有錢就沒有瓦斯、電、和自來水可用。漸漸地,連像樣的正常食物也離他們遠去了。

固然故事背景、走向甚至主角的年齡層皆迥異,不過我還是認為《馬奎斯的三場葬禮》(Three Burials of Melquiades Estrada)說的也是離棄。

這裡最早發生的一場離棄是當德州牧場工人馬奎斯被槍殺時,他離棄了這個世界。由湯米李瓊斯所飾演的工頭彼得為了報仇,也為了替馬奎斯實踐落葉歸根的心願,便將誤殺馬奎斯的巡警與馬奎斯的屍體綁上馬背,然後動身前往墨西哥,去尋找馬奎斯曾形容過的家鄉:「世界上最美麗的地方,在兩座山的中央,河水明澈見底,空氣清新。」

然而當彼得好不容易跋涉至地圖上的位置,他卻找不到美麗,只見證殘酷的現實:根本沒有拉梅納茲!

馬奎斯口中夢境般的家鄉是虛構的,根本就沒有那個地方,就連遺物僅存的一張拍立得照片上的女人,也不是他的太太,更別提圍繞在身邊的孩子了。假的!一切都是假的!於是乎,就連堅持要為馬奎斯達成願望的彼得也被離棄了,被僅有的朋友離棄。馬奎斯是彼得唯一的朋友。於是他又是一個人了。

真正的傷悲是不可訴說的,真正的離棄也總是無聲無息。

媽媽沒說過一句不要孩子了,孩子心裡卻都明白,媽媽是再也不會回來了,可是沒有一個人哭。小妹從椅子上跌下,便不曾再甦醒過來,孩子們也知道妹妹死了,好可愛好乖巧,喜歡畫蠟筆畫的妹妹從這個世界上消失了,但就是沒有一個孩子呼天搶地。

彼得把馬奎斯埋葬在墨西哥的鄉間之後,告訴巡警說你可以走了,便默默地騎著馬離去。哥哥則是將小妹藏在看得見飛機起飛的跑道附近,然後認命似地回家,帶著剩下的兩個弟妹,繼續三餐不濟過下去。

兩部電影同樣述說離棄,也同樣安靜。《馬奎斯的三場葬禮》也少了配樂,卻在日常生活的空間裡大肆收音:汽車引擎聲、小石子墜落山谷的喀答聲與羊叫和馬蹄聲。

我想,也許是因為,孤獨,真正的孤獨,終究也是不可訴說的。任何言說方式都不可能也不可行。

著名的導演曾說過,電影是我們滿足偷窺他人私生活的慾望之方法。不過我們真正能看見的,至多也僅止於孤獨的過程吧,因為誰也無法提供解決之道。

孤獨要怎麼解決呢?恐怕最聰明的人也說不出個所以然吧。頂多是讓自己不再那麼時常想起來罷了。

(余文馨/邊邊角角棒球論壇成員)

》邊邊角角棒球論壇部落格:www.unhittables.com

本文內容與每週一至週六晚上12點至1點在FM98.5寶島新聲廣播電台播出的帶狀棒球談話節目「寶島紅不讓」同步播出。

*引用網址:http://udn.com/NEWS/READING/X4/4457546.s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碧人 的頭像
    碧人

    這廂

    碧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