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花的碎念:
(2013.9.25)無明資料整理中.....

目前分類:科學考古 (17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NOWnews 更新日期:2010/12/09 17:06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位於內蒙古西部烏拉特中旗境內的陰山山脈,近日發現約500幅青銅器時代磨刻岩畫。讓人意外的是,有兩幅交媾圖,其中一幅上竟然有3個人。據悉,地處內蒙、寧夏交界的賀蘭山,其東麓也曾經發現交媾岩畫。

 

《新華網》報導,內蒙古烏拉特中旗文物管理站站長劉斌說,這是繼今年10月發現逾400幅岩畫後的又一次新發現,近千幅的陰山岩畫分佈在約5平方公里的山區,最終精確數量要待明年春天氣候條件允許時再進行清查確定。

 

「比 較意外的是,這次還發現了兩幅交媾岩畫,一幅上有2人,另一幅上竟有3人。這類岩畫在這一地區還不多見。」劉斌介紹,近千幅陰山岩畫都是典型的磨刻岩畫, 大都磨刻於山體向陽面的黑色玄武岩上,距今約2000至3000年,屬於青銅器時代。目前,這些岩畫統稱為「呼仁敖包山岩畫」。

 

「新發現的岩畫圖案以盤羊、馬、魚、大角鹿等動物為主,其中有的畫幅較大。」劉斌說,其中一幅圖案是被絆住腿的馬,這在陰山岩畫中首次被發現。其畫面清晰生動,具有較高的藝術和美學價值,真實反映出當時人類生活與文化價值取向。

 

據報導,陰山岩畫是中國7大岩畫寶庫之一,主要分佈在內蒙古巴彥淖爾市境內陰山山脈和草原山壑岩壁上,創作年代可以追溯到1萬多年前。迄今為止,內蒙古已發現陰山岩畫分佈群153個,較密集分佈區19處,發現岩畫5萬多幅,總數居中國之首。

 

早在西元5世紀,烏拉特中旗境內刻在陰山山脈上的岩畫,就被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發現,並記述於《水經注》中。不過,過去很長一段時間,由於自然和人為因素,陰山岩畫未得到應有的保護,損失破壞較大。初步估算,毀損近5000幅。


陰山岩畫2006年被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內蒙古先後投入約1400多萬元(人民幣),啟動大型搶救性普查與保護工程,以及建成太陽能電子視頻監控系統。今年11月,內蒙已確定將陰山岩畫與賀蘭山等北方岩刻捆綁,與寧夏共同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據悉,賀蘭山位於內蒙古阿拉善盟與寧夏的交界處,該地區自古便有人類活動,其東麓有數以萬計的古代岩畫,記錄了遠古人類在3000年前至10000年前放牧、狩獵、祭祀、爭戰、娛舞、交媾等生活場景。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1209/17/2iory.html

 

碧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0/12/06
 
【聯合報/記者李承宇】

石墨是由無數碳原子層疊合而成。找一段透明膠帶,黏上一點石墨,再用另一段膠帶黏上,一撕,原來膠帶上的碳原子層就會被黏走而減少。一剝再剝,直到只剩單一碳原子的厚度,就是今年諾貝爾物理獎所表彰新材料,石墨烯:六角形蜂窩狀排列的單一厚度碳原子層。

 

這是今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蓋姆和諾墨瑟羅夫這對師生檔,2004年在「周五夜實驗」(Friday evening experiments)中「玩」出的成果。「周五夜實驗」是蓋姆實驗室的有趣傳統,有別於平日正經八百的研究,鼓勵天馬行空發想,唯一的規則是:不准用複雜的實驗器材,只能赤手空拳,或用最簡單的工具。

 


單層原子 膠帶剝出

 

不要以為石墨烯是很容易「剝」成功的東西。諾墨瑟羅夫說自己整整用膠帶剝了一年才剝出剩單一碳原子層的石墨烯。國科會特約博士後研究學者莊鎮宇親身在實驗室裡用同樣的方法製作石墨烯,他說自己剝了兩、三個月後,才能抓到剝出單一碳原子層的「眉角」。

 

重要的是,石墨烯很薄,要看到、證明的確只剝到剩單一碳原子層,蓋姆和諾墨瑟羅夫最早也握有「獨家秘訣」。莊鎮宇指出,把石墨烯放在玻璃上,由於實在太 薄,很難觀察;兩位諾貝爾獎得主的實驗室找到了一個方法,把石墨烯放在285奈米厚的氧化矽上透過特殊的角度,才能清楚觀察到。

 

在蓋姆和諾墨瑟羅夫成功做出石墨烯前,這種材料只是課本上的理論而已。

 

當時學界根據熱力學原理,認為除非有支撐材料,否則不可能有任何孤立的二維晶體能在有限的溫度下存在。莊鎮宇用白話解釋,就是「材料不可能做到很扁」。他 舉例,如果把把一滴水放在載玻片上,上面蓋一片蓋玻片,可以把水滴壓扁。如果把玻片(支撐材料)拿走,水滴又會恢復原狀。

 

推翻現有教科書

 

6年前,石墨烯成功被「剝」出到這個世界上,證實確實有一種晶體可以不須任何支撐材料,就能以平面的狀態在有限的溫度下存在。

 

諾墨瑟羅夫日前接受中央研究院應用科學中心副研究員李連中邀請,來台灣參加研討會。他總結石墨烯有6大特性:線性光譜、高電子遷移率、獨特光學性質、高延展性、堅韌,及只有一個原子這麼薄。

 

利用石墨烯這些特性,除了有助實驗室中的科學家在常溫下就觀察到量子霍爾效應,而不必想盡辦法在絕對零度的環境下才能實驗;石墨烯的薄度也有助於讓穿透式電子顯微鏡看得更清楚。

 

在日常應用方面,石墨烯也潛力無窮。目前以矽做材料的電晶體,電子遷移率大約1500到2000cm2/V‧s,但是石墨烯可以高達20萬。李連忠表示, 未來如果石墨烯發展成熟,將可做成超高頻的通訊電晶體,電腦的中央處理器的頻率也可以從現行的GHz等級,晉升到Tera Hz,快約1000倍。

 

電子遷移 暢行無阻

 

莊鎮宇形容,電子頻率就是電子在正負極間不斷交換位置,然而電子有質量,交換位置的速度太快就會支撐不住,所以讓電子的質量愈低,頻率就可以愈快。石墨烯的特性可以讓裡面的電子質量接近0,因此可以大幅提高頻率,增加電腦的運算速度。

 

此外,諾墨瑟羅夫還提到,石墨烯也可以應用在氣體偵測上。如果把石墨烯當主動元件,當石墨烯暴露在偵測的分析物中,觀察石墨烯導電特性的改變,就可以精細 偵測到一個氣體分子的尺度。莊鎮宇說,如果這種偵測器研發到可以應用的程度,未來機場海關的米格魯就可以功成身退了,因為用石墨烯氣體偵測器,一樣可靈敏 測到氣味。

 

【2010-12-06/聯合報】

 

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286958

未來材料/石墨烯顯示器 哈利波特級工具

 
2010/12/06

【聯合報/記者李承宇】
 

石墨烯做成透明電極,可能是目前石墨烯最快能實現的應用。韓國三星公司喊出2012年要推出30吋的石墨烯材料面板。液晶電視、相機螢幕等各種顯示器都是透明電極,用石墨烯做成的顯示器,特性是軟、薄,光容易透出來,所以背光不用太亮。

 

此外,石墨烯顯示器可以曲摺,目前研發的軟性電子紙不容易顯示彩色動畫,石墨烯顯示器可以克服這項缺點;小說哈利波特中,具有動態照片的「預言家日報」,未來將不再只是作家筆下的幻想。

 

中研院應科中心副研究員李連忠表示,目前透明電極的材料主要是氧化銦,但是原料快挖完了,如果用石墨烯來取代,「碳」這種原料,地球上可是源源不絕。國科會特約博士後研究學者莊鎮宇說,未來甚至可以蒐集汽車排出的二氧化碳、甲烷,把裡面的碳元素轉成石墨烯的原料。

 

若單就品質而言,用膠帶剝純天然的石墨,製成的石墨烯品質最好、電子遷移率也最高。李連忠解釋,這是因為天然石墨在地底下經過2300度高溫、高壓環境所 產生,因此品質好。但是這種方法做成的石墨烯,缺點是面積不大。如果用CVD(化學氣相沉積法)製程,則可以「長」出大面積的石墨烯。

 

化學氣相沉積法是利用化學反應,將氣體反應物長成固態的生成物,並沉積在晶片表面的薄膜沉積技術。國內包括李連忠、莊鎮宇,以及清大工程與系統科學系教授 陳福榮、原子能委員會主委蔡春鴻等學者在內的研究團隊,在2007年就投入石墨烯CVD製程研究,目前已經有能力合成20公分以上的高品質石墨烯。

 

莊鎮宇指出,石墨烯CVD製程就是將碳沉積到鎳、銅等基板上生長,最先是實驗用鎳來當基板,但發現長得不均勻,後來改用銅當基板。CVD製程的溫度約要1000度左右,雖然已經比天然石墨必須經過2300 度的溫度低很多,但若要工業化生產,耗能還是太高。

 

業界希望能將溫度再降到560度,因為這是讓玻璃軟化的溫度。未來如果可以將製程的溫度降到560度以下,讓碳在玻璃基板上生長,可大幅降低成本。

 

為什麼用CVD製程「長」出的石墨烯,品質不如用膠帶「剝」天然的石墨?莊鎮宇解釋,在銅基板上長,首先要在上面上一層壓克力薄膜,等長成後,先要丟到酸 中把銅基板材料腐蝕,再放到丙酮中把壓克力溶掉,剩下的才是石墨烯。然而在溶的過程中難免有殘存物,會讓石墨烯的品質打折扣。

 

周五夜手動實驗 玩出驚奇

 
諾貝爾獎得主蓋姆的「周五夜實驗」,規定不准用複雜的實驗器材,所以他們只用透明膠帶試圖剝出石墨烯。但是想做出石墨烯的研究團隊不只一家,用的方法也不只有這種「低科技」。與他們同時,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團隊則試圖用原子力顯微鏡來做出石墨烯。

 

原子力顯微鏡是一種掃描探針顯微技術,利用以鎢或白金製成、只有幾個原子大小的針尖,像是摸骨一樣在檢測物上來回掃,藉由針尖與偵測物表面的作用,觀察材料表面的樣貌。由於針尖的原子會與偵測物產生吸力,因此稱為「原子力顯微鏡」。

 

國科會特約博士後研究學者莊鎮宇說,用原子力顯微鏡做石墨烯的原理,就是用石墨做成針尖,在氧化矽上面掃;可以想像成用鉛筆寫字的感覺。石墨針尖是筆,氧 化矽是紙。研究人員希望透過掃石墨筆尖的方式,「掃」下只剩單一碳原子厚度的石墨烯。可是用這種方法掃下來的石墨結構,最薄也只能到大約10層碳原子厚 度,無法更薄。

 

【2010-12-06/聯合報】

 
 

碧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NOWnews更新日期:2010/12/03 18:30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貴州省黔南州三都縣的姑魯寨有個「產蛋崖」,數十枚大大小小的「石蛋」鑲嵌在壁上,等待「出世」。據稱,「石蛋」每30年脫落一次,當地居民認為是吉祥的代表,紛紛把它們抱回家。對於「石蛋」的成因,眾說紛紜。地質學家觀察後指出,很有可能是一些二氧化硅含量高的結核。

 
《科技日報》報導,在「產蛋崖」,數十枚足球大小的「石蛋」靜臥山間,它們為圓形或扁圓形,直徑大約30至50公分,呈青赤色,上頭有類似樹木年輪的紋路。另外,數十枚「石蛋」在凹進去的壁上安靜地孕育著,有的剛剛露頭,有的已經生出一半,有的已經發育成熟,眼看就要與山體分離。

 
緊靠「產蛋崖」而居的姑魯寨,是三都縣一個典型的水族村寨,自從水族的一支遷入至今,這個村寨已歷經了千年的風雨。當地的老人介紹,「石蛋」每隔30年左右就會脫落一次,過去大家覺得它們代表吉祥,紛紛抱回家珍藏。據不完全統計,居民保存的「石蛋」已有100多顆,目前顯露尚未落地的仍有60多顆。

   

對於「石蛋」的成因,地質專家說法不一。有的認為,「產蛋崖」處在「下泥盆紀」地質層上,在幾億年的時光裡,岩石由形成到不斷運動擠壓,由於原始成分的差異而形成了「石蛋」;有的認為,可能是沉積薄石透鏡狀岩石與周圍岩石成分不同,經上億年的運動變化後形成獨立體從原岩石中脫離出來。

 
還有專家猜測,這些「石蛋」可能很久以前是蛋或者石頭,經過長年累月的沉積和風沙、水流等地質變化的洗禮,體積慢慢變大,變成現在的「石蛋」;也有猜測說遠古時期的貴州是一片汪洋大海,「石蛋」可能是海中某種物質在沉積作用下形成。

  
地質年代學家、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教授許榮華,接受訪問時發表了看法。許榮華指出,根據觀察,「石蛋」很有可能是一些二氧化硅含量高的結核。在寒武紀的時候,這裡還是一片汪洋大海,存在很多的二氧化硅膠體,溶解後隨著水流的衝刷,匯集到「產蛋崖」。

 
剛好在「產蛋崖」某個水深時,海水變成了酸性,溶解的二氧化硅膠體發生反應,大量的從水中析出沉澱並且聚集成團,就形成了二氧化硅的結核。經過幾億年的地質變遷,汪洋成為平地,海洋中的泥質包裹著二氧化硅結核就是現在所見到的「產蛋崖」。

 
許榮華說:「由於泥質和二氧化硅結核的風化時間不同,前者風化得更快些,導致了泥質更快的被剝落,使其中包含的二氧化硅結核暴露,並最終掉落出來。」

 
至於結核為什麼是蛋形,許榮華認為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球形的表面積最小,這樣結核形成球狀所需要做的功最少,也就是說形成球形是最容易的;二是長年的海水沖刷也會把結核表面的棱角全都磨平,「就好比我們日常見到的河裡的鵝卵石一樣,大部分都是光滑的圓形或橢圓形。」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1203/17/2ibmj.html

 

碧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聯合更新日期:2010/12/04 08:36 記者陳幸萱/台北報導 
 

美國加州摩諾湖發現新生命型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李家維表示,這是「期盼中的一件大事」,可能代表地球上有過不只一次的生命起源。

 
李家維指出,目前科學界對地球生物的起源有兩派說法,一派認為生命是由地球的海洋中演化而來,另一派則認為是外星生命來地球「播種」,繁衍至今。不管是哪一派,由目前地球上生物的化學性質相近來看,現存生物可能屬於同一次生命起源。但許多科學家都會問,為何生命只從海洋中成功演化一次,或外星生命難道也只有一次在地球「播種」?

 
以目前對生物的了解,「地球上的生命本質都一樣。」李家維解釋,其共同結構都是由碳分子構成的有機物組成生命、遺傳物質的DNA雙螺旋分子都是右旋、有二十種胺基酸構成蛋白質,並以磷做為DNA骨架、磷酸根調控細胞生理活動等。

 
李家維表示,若能找到含左旋DNA雙螺旋分子的生命,或者由矽取代碳的位置,構成細胞分子骨架的細胞,對我們來說都是「異形生命」;可能和我們認知的所有生物「不同源」。

 
他表示,初步看來,NASA發現的細胞可稱為「異形生命」,是被「熱烈期盼」的研究成果;證明地球上可能有過不只一次的生命起源。

 
李家維說,以現在對生物的了解,砷是一種很毒的物質;砷和磷在周期表屬同一範圍,有類似的分子結構,可以使用和磷相同的管道進入細胞、並且將之取代,但卻無法發揮磷的功能,因此會「毒死」細胞。

 
但這一次發現的微生物,可用砷來取代磷,李家維說,這種細胞不只可以在不含磷的高砷濃度培養液中生存,甚至在細胞的DNA裡也發現砷。他表示,雖然還未檢驗砷是否為這種生物DNA裡的成員,但看起來可能性很高。

 
台灣大學地質科學系教授林立虹說,摩諾湖屬於內陸湖泊,鹽量高、湖水偏鹼,又從岩層深部淋溶出高濃度的砷,不適合大部分生物生存。藉由這次的發現,我們對生物的認知將更寬廣,並了解建構生物的材料可能與我們的認知不同。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1204/2/2icp9.html
 
 
 

碧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聯合 更新日期:2010/12/03 09:06 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

 

天上星星有多少?《自然雜誌》 (Nature)1日發表的研究報告指出,宇宙中的星體數目是科學家原先認為的三倍,多達3000億兆 (3後面加23個0)顆。

 

研究人員發現,紅矮星 (red dwarf star)的數目可能比原先認為多10倍甚至20倍,可能占所有恆星八成,因而修正宇宙星體估計數。

 

紅矮星是宇宙中數目最多的一種星體,體積小、溫度低,發出的可見光不多,在地球上看不見,但它能夠使所在星系的光譜出現吸收線 (absorption lines)。耶魯大學范杜庫姆領導的研究組分析橢圓星系光譜中的吸收線之後得出結論,這種星系存在大量紅矮星。

 

科學家以前估計星體數量時,假設所有星系的矮星比率和我們的螺旋狀銀河一樣。但三分之一的星系是橢圓狀,而不是螺旋狀。

 

參與研究的哈佛-史密斯天體物理中心的康洛伊說:「我們通常認為其他星系跟我們的銀河系很相似,但這項發現顯示,其他星系可能存在情況不同情況,這對我們理解星系的形成和演化可能發生重大影響。」

 

范庫杜姆的研究還指出,橢圓星系內存在的暗物質 (dark matter) 比科學家原先以為的要少得多。這是一件好事,因為天文學家對星體的了解比對暗物質要多得多。

 

《自然》還發表另一項報告,哈佛大學的科學家發現,圍繞銀河系一顆紅矮星旋轉的一顆「超級地球」 (super Earth)可能存在類似地球的大氣層。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1203/2/2ia5w.html

  

太空探索/
 
宇宙恆星總量 可能比已知還多3倍以上

 
NOWnews 更新日期:2010/12/03 18:33 生活中心/台北報導

 

宇宙中最大的星系都是橢圓星系(elliptical galaxies),其中最大的橢圓星系可能擁有超過1兆顆恆星;我們銀河系僅約4000億顆恆星的規模與之相較之下,根本就是小巫見大巫。但是,根據最 新研究顯示,橢圓星系中的恆星數量可能是先前認為的5~10倍,換言之,整個宇宙中的恆星總量可能是先前估算的3倍以上。

 

造成這個巨大分歧的主角就是紅矮星(red dwarfs)。這類恆星體積小,表面溫度低而偏紅,與太陽之類的恆星相較之下,顯得相當昏暗,天文學家之前無法在銀河系以外的其他星系中偵測到紅矮星的 存在,因此無法得知宇宙中究竟有多少恆星是紅矮星。不同的理論模型預測的數量差異非常大,因此天文學家一直設法想解決這個問題。

 

美國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Pieter van Dokkum等人利用位在夏威夷的凱克天文台(Keck Observatory)進行觀測,結果在距離地球約5000萬到3億光年遠的8個橢圓星系核心區域中偵測到昏暗的紅矮星訊號。這些紅矮星的質量僅約太陽 的10%~30%,所偵測到的數量比預期的還多很多。van Dokkum等人的研究結果意味著恆星族群計數這件事與所研究的星系種類有關,就像是在美國紐約這種大都會,與在英國德貝(Derby)或美國堪薩斯州的小城鎮進行人口普查,所得到的族群分布狀況必定不相同。

 

天文學家通常假設別的星系和我們的銀河相同,但經過這次的調查研究之後,顯示對這種假設得重新檢視,這對星系形成和演化的研究將造成衝擊。更特別的是,星系 所含有的暗物質(dark matter)量可能比先前認為的還少,這種不可見、僅能透過重力效應偵測到期存在的神秘物質,很可能其實大部分是普通物質組成的紅矮星。(文/引用自臺 北天文館之網路天文館網站)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1203/17/2ibmk.html

 

碧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法新社 更新日期:2010/12/03 08:35

 

(法新社華盛頓2日電) 靠砷存活的細菌,在加州1座湖的深處被發現,重新定義生命形成的基石,也為尋找外星生物帶來新希望。

 

這種細菌不止靠砷生存,也能把砷融入自身脫氧核糖核酸(DNA)和細胞膜當中。這項發現,由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發布在今天出刊的「科學」(Science)期刊上。

 

這項發現,也替生物學家所認為的生命要素增加新的領域。目前科學家認為,生命的要素有碳、氫、氮、氧、磷和硫。

 

研究共同執筆人安巴(Ariel Anbar)表示,新奇之處在於砷是被用來建構生物體的基礎單位。

 

這是由沃爾夫西蒙(Felisa Wolfe-Simon)女士所發現,她曾是亞利桑那州大學地球太空探索學院安巴研究團隊的一位科學家。

 

她說:「假如地球上就有這種出人意料的東西,我們還有怎樣的生物沒看過?是時候探索了。」

 

NASA本周稍早語意含糊地宣布,「天體生物學的一項新發現,將對尋找外太空生物證據造成衝擊」,引發了網路熱烈討論。

 

NASA在加州東部的蒙諾湖(Mono Lake)進行多次探測,湖水鹽份異常高,也有豐富的砷和礦物質,很類似地球早期生物演化的環境,甚至可能類似火星

 

研究共同執筆人安巴(Ariel Anbar)說:「這種生物體來自大自然,是已知的細菌,不是全新的物種,不過從來沒有人想到會是這樣。」

 

研究人員表示,這項發現可能為疾病研究打開新途徑,也可能為生物學寫下新頁。(譯者:中央社李威翰)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1203/19/2ia4y.html

 

吃砷的細菌 賦予生命新的定義
 
中廣 更新日期:2010/12/03 12:05

 

美國太空總署今天宣布他們在外星生命研究上的重大發現,科學家在加州一個奇特的鹹水湖裡,發現一種奇特的細菌,它仰賴化學元素砷維繫生命,這顛覆了大家對生命的傳統認知。(夏明珠報導)

 

砷就是俗稱的砒霜,那種細菌不止吃砒霜,還會把毒素直接融入它的DNA與細胞膜當中。

 

在這項發現以前,只有六種元素被認為是生命的要素,它們是碳、氫、氮、氧、磷和硫,過去從來不曾發現過其他元素,可以被生命所用。不過新的發現證明,地球上 最厲害的毒素之一,竟然也可以成為生命的仰靠,它透露出,人類對生命型態,所知是多麼的有限,從科學研究的角度來看,宇宙中生命存在的可能性增加了,它可 望擴大科學探索生命的範圍。

 

據報導,那種細菌生存的湖泊,位在火山區,湖水鹽份含量極高,也富含礦物質,它可以仰賴砷或是磷來成長,這種細 菌在生化能源的發展、廢水處理以及毒物清理上,或許可以派上用場,雖然它與完整的生命型態,還有很大距離,但是至少它告訴我們,科學對生命的探索,不需要 再被地球所存在的事實綁住,它可以加入更多的想像。

 

假使地球上都存在那麼出人意料的東西,誰敢保證還有什麼是生命辦不到的。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1203/1/2ianx.html

 

外星人有影? 地球細菌靠砷也能活
 
自由 更新日期:2010/12/03 04:11

 

〔編譯陳成良/綜合2日外電報導〕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日前預告將於美東時間2日下午2點(台灣時間3日凌晨3點)召開記者會,討 論一個「天體生物學上的發現」,並透露「將對外星生命證據的尋找帶來衝擊」。由於NASA擺出大陣仗,令網路上一度盛傳NASA將宣布在土星最大衛星「泰 坦」發現外星生命,後來NASA提前透露主要內容,原來是在地球上發現一種靠砷(砒霜)也能存活的堅韌細菌,有望解開生命在原始地球出現的奧秘,進而推斷 其它星球有沒有可能出現生命。

 

美優勝美地國家公園莫諾湖發現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2日報導,NASA這次將要發布的訊息是與一種 在美國加州優勝美地國家公園莫諾湖(Mono Lake)新發現的細菌有關,這種細菌能夠用砷替代磷維持生命。此前一直認為砷有劇毒,生物無法在砷含量過高的環境中存活。地球的原始大氣中含有磷,為生 命的產生創造了重要條件。科學家此前認為,其它星球如果存在生命,含磷大氣也不可或缺。但新發現的細菌推翻了這一結論,NASA專家認為有關外星生命的理 論可能需要改寫。

 

證明有第二種生命型態共存

 

這群細菌的棲息環境類似遠古時代的地球,當時能呼吸的生物尚未得到地球大氣層包覆 的保護。莫諾湖含有大量的砷,鹼度非常高,透露了外星生命的可能性。NASA相信,這項發現證明了「幽影(shadow)生物」的理論,也就是有著第二種 生命型態與我們已知的生命型態共存,這種生物存活在以前被認為不可能滋養生命的惡劣環境中。

 

學者︰它們是共享地球的外星人

 

按照理論,如果細菌可以在這種環境存活,它們也可以在外星球中生存,一旦環境條件改善,甚至可以演化成像人類一樣的智慧生物。

 

倫敦行星科學中心的天體生物學家達特奈說,如果這種有機體可以用砷來進行新陳代謝,就顯示它們是另一種生命型態,「它們是外星人,但和我們共享同一個地球」。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1203/78/2i9rp.html

 

發現新生物 奇特細菌靠砒霜存活
 
公視 更新日期:2010/12/03 22:15

 

美國航太總署NASA今天宣布、發現了新的生命型態,但並不是在外太空、而是在地球上。這個地點是美國加州一座鹹水湖的湖底、有一種靠著砷元素存 活的奇特細菌;我們知道、砷是一種具有毒性的元素、它也是毒藥砒霜的主要成分。NASA認為、這種細菌是先前從未發現過的生命形式、顯示宇宙之間可能存在 人類還想像不到的生物。

 

美國航太總署指出,在加州東部的一座鹹水湖,莫諾湖的湖底,所發現的這種細菌,代號為GFAJ-1,可以靠有毒的砷來維持生命,砷甚至可以直接進入這種細菌的DNA,推翻科學界以往認定,生物只能靠碳、氫、氧 、氮 、磷、硫等六種元素維持生命的說法。

 

NASA表示,莫諾湖經過多次探測,顯示湖水鹽份異常高,也有豐富的砷跟礦物質,很類似地球早期生物演化的環境,甚至可能類似火星,加上宇宙浩瀚無比,行星發現數量不斷增加,這項重要發現,也增加了外星生物存在的可能性。

 

有分析指出,這項新的發現證明了,地球上最厲害的毒素之一,竟然也可以成為維繫生命的主要來源,也凸顯出人類對生命型態的認知,還是相當有限,從科學研究的角度來看,宇宙中生命存在的可能性增加了,也可望擴大未來科學探索生命的範圍。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1203/51/2ibwm.html

 

NASA發現:砒霜養細菌 
 
學者:生命形式多樣人類應謙卑
 
 中廣
更新日期:2010/12/03 13:35

 
美國航空及太空總署日前預告今天將發表有關外星生物的說法,引發全球矚目,結果卻是「生命科學」的基礎研究有了突破性的進展!研究團隊發現一種可以仰賴「砒霜」生存的細菌,推翻科學界對生命本質的看法。對此,清大生命科學系李家維表示:人類對於生命形式的了解原本就相當有限,這一項基礎科學的突破性發現,有助於基礎研究拓展進入新的領域,但並非可以簡單推論到外星生物。而是採用新的觀點去看待生命的形式。(彭群弼報導)

 
NASA的外星生命記者會預告,引發全球矚目,各種猜測不斷,結果是基礎科學的研究新發現。對生命科學領域的科學家而言,卻是一件興奮的大事,因為新的生命形式出現了!

 
清大生命科學系教授李家維表示:地球上究竟有多少生命的型態,其實科學家也說不清楚,保守估計地球上的生命形式至少有一千萬種以上,但被科學家發現,並給予命名的卻只有兩百萬種,在已知的生命形式中,過去認為具有劇毒的砷,是危害生命的毒素,但NASA贊助的研究卻在美國一處鹽湖裡發現,一種細菌只要依靠被中國人俗稱砒霜的砷,就可以生存,對於科學界理解生命的基本構成,有了全新的視野,也是令人相當興奮的進展。

 
換言之,對於研判其他星球是否適合生命存在,砷不再是被排除的條件。李家維說,就算科學界已經命名的生物種類,其實對於它的構成,了解也相當有限,因此人類對於生命,本就應該抱持謙卑的態度來面對,科學界永遠都有等待發現的領域去探索。

 
李家維說:過去台灣出現的烏腳病,以及許多重金屬中毒的個案,其實都與「砷」的污染有關,如今確有一種生命形式,可以仰賴砷存在,是一項重要的突破,但距離應用到醫療或疾病防治層面,李家維認為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畢竟只是基礎研究跨出第一步。人類還有待努力的領域非常多。而生命演化是不斷的進行,形式本就超乎人類的想像,面對環境的劇烈變遷,人類改變的能力有限,但對於外星生命的形式,或許可以期待在不久的未來,可以有新的進展。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1203/1/2iats.html
 

碧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NOWnews更新日期:2010/11/22 11:06 生活中心/台北報導 
 

過去15年來,天文學家已經在太陽系鄰近區域中偵測到約500顆系外行星,但在銀河系外,已經確認的系外行星發現數卻掛零。歐洲天文學家最近利用歐南天文台(ESO)位在智利的MPG/ESO 2.2米望遠鏡觀測,發現一顆跟隨其母星從其他星系進入銀河系的系外行星。這顆行星是類似木星的氣體巨行星,但它非常奇特,因為它的母恆星已經幾近生命終點,很可能即將被母星吞噬。這或許是我們太陽系未來數十億年之後的寫照。
  
這顆新發現的系外行星編號為HIP 13044 b,與地球相距約2000光年,質量約為木星的1.25倍,位在南天的天爐座方向。它是經由所謂的「徑向速度法(radial velociiy wobble),觀察母星受行星重力影響而造成位置輕微擺動的方式而發現這顆行星。

 
研究發現,HIP 13044 b雖然是在銀河系內找到的,但是HIP 13044 b和它的母星位在所謂的Helmi星流(Helmi stream)中,目前天文學家相信這個星流應是被銀河系吞噬的一個矮星系(dwarf galaxy)的殘骸,殘骸中的星體都有與銀河系中一般恆星迥異的運動速度和軌道。

 
換言之,HIP 13044這個行星系統是源自銀河系以外的其他星系中,但這個星系在約60~90億年前被銀河系併吞後,經歷了這麼久的時間仍未完全消化而留下原來星系的痕跡。由於系外行星通常不大,對其母星的影響更是非常小,因此即使在銀河系內都得費番功夫才能發現,更何況是距離在幾百萬至幾十億光年外的其他星系中;因此,這個首度發現源自銀河系外的系外行星,讓天文學家格外興奮。

 
除了源自銀河系外這個特殊身份外,HIP 13044 b還有個讓天文學家為之眼睛一亮的特點:其母恆星正處在生命末期,核心的氫燃料幾乎用盡,核心正在進行第二波的核融合反應,即由氦融合成碳的過程來產生能量。在此過程中,這顆恆星正處在由主序星變成紅巨星的水平分支恆星(horizontal branch stars)這個過渡時期中。

 
我們的太陽大約會在50億年之後便步上相同狀況。這種恆星在行星搜尋工作的版圖上,基本上是空白的,行星獵人多半不會將這種恆星列在搜尋名單中。MPIA的Johny Setiawan等人首度嘗試將這類恆星列進搜尋目標中,因而能獲得如此特別的成果。

 
HIP 13044 b相當靠近它的母星,其橢圓軌道中的近星點處,與其母星表面的距離比其母星直徑還小,大約相當於0.055AU左右。環繞母星一週約需16.2天。Setiawan等人認為這顆行星原來的公轉軌道應該比現在遠得多,但在這顆恆星逐漸進入紅巨星階段時,它也愈來愈靠近母星,對類似狀況的系外行星而言,HIP 13044 b的下場似乎比較幸運一些。其母星HIP 13044的自轉速度比一般水平分支恆星還快很多,這些科學家認為很可能正是它已經吞噬了比較內側的行星的結果。雖然現在看似HIP 13044 b逃過了它伙伴的命運,但不保證它還能躲過這顆恆星繼續演化到更下一個階段、繼續膨脹的時候。

 
對天文學家來說,母星HIP 13044本身也是個相當有趣的天體,因為與我們的太陽不同,它所含有的重元素含量非常稀少。按現行的行星形成理論,通常恆星周圍塵埃盤中必須含有一定的重元素才能形成行星。如果理論正確,那麼該如何解釋HIP 13044 b的存在?解釋之一是理論必須修正,不然的話,代表HIP 13044 b的形成過程必定與一般行星的形成過程不同。(文/引用自臺北天文館之網路天文館網站)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1122/17/2hl31.html
 

碧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由 更新日期:2010/11/16 04:11

 

自由時報記者湯佳玲/台北報導〕年僅三十六歲,就拿下了今年的諾貝爾物理獎。俄裔科學家諾弗瑟列夫(Konstantin Novoselov)透露他最感謝天馬行空的「週五黃昏實驗」,因為什麼都可以做、什麼都可以試,他就靠著這段美好時光的刺激與鼓勵,走向學術頂尖。

 

研發石墨烯 開創奈米材料

 

諾弗瑟列夫原本在荷蘭和老師蓋姆 (Andre Geim)做研究,後來定居英國,兩人現為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教授,更在校內的週五實驗室中研發出石墨烯,開創奈米材料新里程,因而獲得諾貝爾獎

 

諾弗瑟列夫昨應中研院之邀參加「石墨烯、碳管的最近發展與奈米材料的超快現象」國際研討會,發表「從實驗角度看石墨烯」的演講,現場座無虛席。

 

諾弗瑟列夫週一到週四,進行一般的研究實驗,但每到週五傍晚,他就會和老師、研究伙伴找一些有趣的實驗來做,題目沒有設限,鼓勵眾人天馬行空大發奇想,大家戲稱為「週五黃昏實驗」。

 

諾弗瑟列夫的恩師蓋姆,就曾利用物理上的動力磁力現象讓一隻青蛙飄浮在空中,結果拿下兩千年的「搞笑諾貝爾獎」﹔他則是實驗過有磁性的水,但具有超級導體的特性,也從壁虎可以輕易攀附在牆上的觀察中,找到一種黏性非常強的聚合物,進而研發出一種名為「Gecko」的膠帶。

 

諾弗瑟列夫說,他和恩師就是在週五黃昏實驗時,用膠帶黏住石墨薄片的兩側,然後一分為二、一層一層撕開,剝了一年的時間,得出一種由碳元素組成的全新材料 「石墨烯」,具有超薄、強度極高、導電又導光、導熱性極佳的特性,未來可以應用在更薄、導電速度更快的新一代晶體。他建議年輕人,千萬不要侷限想法,「做 自己有興趣的事,然後享受它!」

 

有問必答、精簡扼要,態度不疾不徐的諾弗瑟列夫笑說:「我不是工作狂,只因為研究就是我的嗜好和娛樂,我很能享受做實驗的樂趣。」

 

獲獎後 生活變亂七八糟

 

諾弗瑟列夫回憶獲知得到諾貝爾獎的一剎那,「非常驚訝,沒有預期來得那麼快」。獲獎後生活變得「亂七八糟」,很多媒體爭相採訪他、演講邀約接踵而至,完全沒 有空去想兩千三百萬美金的獎金該怎麼用,「相信太太可以做得很好」。他只想「趕快忘掉得獎的事」,明年不再接受任何邀請,因為他希望「專注做更多學術研究」。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1116/78/2h545.html

 

碧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NOWnews 更新日期:2010/11/15 10:11 生活中心/台北報導

 

即便是最佳狀況,我們所能看到的系外行星,也不過只是些光點而已,並且為數並不太多,這些光點能有什麼用途呢?過去我們一向以為沒什麼大用處,不過今天的答案可能有所不同。怎麼做呢?第一步,先使用「深度撞擊號太空船」拍回來的照片,看看我們自己太陽系內的行星吧!

 

「深度撞擊號太空船」飛掠過了哈特雷二號彗星,從距離彗星只有700公里處傳回了彗星的貼身影像。其實,和彗星擦身而過並非這艘太空船的唯一使命,EPOXI 任務還要負責找到什麼是描繪系外行星的好方法。這個團隊最近找到了一種獨特且有助於快速明朗清晰化系外行星資料的好點子。

 

太空船首先對太陽系內的行星,特別是地球,火星和 我們的月亮取得了影像,然後天文學家McFadden和UCLA的博士班同學,再根據行星所反映出是紅、藍或綠光的相似性,在比較後,將行星加以分組;按 這種繪圖法,研究者發現行星個別落入了非常不同的區域,其中,垂直方向表示藍色光的相對量,水平方向表示紅光的相對量。

 

↑↑橫軸:由左到右顯示綠色到紅色的相對量,縱軸則顯示由下到上,由綠到藍的相對量。

 

這意味著,有朝一日當我們的科技達到可以收集從個別太陽系外行星而來的光線時,天文學家就可以利用顏色本身傳遞的信息來識別並快速篩選「類似於地球」的其他世界有哪些。

 

「隨著望遠鏡越來越大,終有一天,我們將有能力可以採集到環繞著其他恆星運行的行星的光的顏色,」屆時,或許憑顏色就能知道哪些行星值得我們再進一步詳加研究。

 

在此圖上,行星依其表面或大氣層所反射的太陽光在波長上的近似度各從其類。氣體巨星木星和土星蜷縮在一角,天王星和海王星則在另一角。岩石質地的內行星如火星,金星,水星等則集群在它們專屬的空間中。

 

惟獨地球,與眾不同的自成一格。它的獨特性來自於兩個原因,一是大氣層所散射的藍色光,(這專有名詞稱為「瑞利散射」,此乃按發現該現象的英國科學家之名而 命名)。地球的顏色很特別,原因之二是,它不會吸收大量紅外光。相較於巨大氣體行星,如木星和土星,地球大氣層中所含的吸收紅外光的氣體,比方說甲烷和氨 等,含量都較低。研究人員表示,地球的大氣層,主導著地球的顏色,它是紫外線光散射和紅外線吸收缺乏的結果。

 

總言之,這種過濾方式可作為提供系外行星表面和大氣層觀察的初步方法,粗略給我們一些關於某行星為岩石或氣體行星,或其大氣層屬性如何的基本提示。而其前提是,技術上要先達到一定的水平才可行。

 

EPOXI 是一個複合名詞:第一部分的縮寫來自EPOCH,((Extrasolar Planet Observations and Characterization,系外行星觀測和特徵描述),第二部份則是來自於「深度撞擊號太空船延伸計畫」的簡稱,DIXI(Deep Impact eXtended Investigation)。(文/引用自臺北天文館之網路天文館網站、中研院天文網)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1115/17/2h1oi.html

 

碧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民視 更新日期:2010/11/14 00:01

葉門的索科特拉島面積只有3600平方公里,相當於台東縣的面積,但是這個小島上卻有一種罕見的植物叫做龍血樹,這種樹平均樹齡高達8000歲,對當地民眾來說,是救命的聖藥,究竟怎樣治病?長得什麼樣子?一起來看看。

 

索科特拉島被形容為外星世界,因為這裡佈滿了所謂的奇花異草、珍奇異獸,採訪小組的車子奔馳沙漠裡,要帶大家一窺龍血樹的奧秘,外形像個大漏斗,樹枝向外延伸成一把大傘,龍血樹的樹葉像臘ㄧ樣,可以減少水分流失,難怪這一群龍血樹可以在沙漠中生存超過8000年。

 

這龍血樹被當地民眾視為生命的源頭,能夠延年益壽,因為這種植物有很強大的自我修補功能,也因此民眾不管是外傷還是生病,所有疑難雜症都從龍血樹上找解藥。

 

龍血樹經過當地人數百年來不斷採集龍血,還能夠屹立不搖,可以說是地球上少數生命力最強的樹種之一,也難怪這群龍血樹又被稱不老松,被當地人視為聖物,如果沒有政府的許可,誰都不能碰這種珍貴的龍血樹。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1114/11/2gxkg.html

 

碧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廣 更新日期:2010/11/13 20:35

美國哈佛大學研究人員發現,人類的大腦除了睡眠外,有一半以上的時間,處在「作白日夢」的狀態。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透過iPhone作的調查發現,人們清醒時,幾乎一半的時間,沒有在考慮自己正在做的事;即使從事難度較高的工作時,也至少有30%的人,大腦是處在「出神狀態」。

 

這次調查,共有兩千兩百多名志願者,從手機上下載實驗的應用程式,然後接受隨機調查,回答某時某刻,他們在想什麼,情緒又是如何。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1113/1/2gx99.html

   
研究:越愛白日夢越不快樂
 
中央社 更新日期:2010/11/14 14:00
 

(中央社台北14日電)科學家發現,人們醒著的時間,近半都在做白日夢,思忖未來、回想往事。

 

然而,英國「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網路版報導,科學家認為,白日夢不但無助於保持快樂,還讓人更加痛苦。

 

哈佛大學心理學家吉伯特(Daniel Gilbert)和柯林沃斯(Matthew Killingsworth)發現,人「活在當下」時最快樂。他們表示,人們46.9%時間都在胡思亂想,而這段時間最不快樂。

 

就算想的是愉快的事,還是不及專注於手邊工作時愉快。科學家發現,人們最享受、最滿足的時刻,就是專注在一件事情上,包括魚水之歡、運動,或與朋友深入對話。聽音樂和玩耍也有助心思集中。另一方面,休息、工作或使用家用電腦時,心思最容易「放空」。這項發現或許能解釋為什麼有人瘋極限運動、瘋社團,或到酒吧與人閒聊。

 

柯林沃斯說:「人類有種獨特能力,能專注於並非當下的事情─包括記取過去教訓、預測並計劃未來,甚至想像完全不可能發生的事。」

 

「然而,胡思亂想並不能讓我們快樂,反而有害。」(譯者:中央社蔡佳敏)991114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1114/5/2gzjl.html

 

碧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NOWnews 更新日期:2010/11/14 09:41 生活中心/台北報導

科學家們相信他們終於解開最易變動的部分土星環區域,為何如此不規則而容易改變形狀,因為這些環的行為類似我們銀河系的縮影!

 

土星環是由無數的小環組合而成,其中最大、最稠密的區域就是B環。天文學家在B環外側邊緣發現至少2處擾動區,還有一條長達2萬公里左右的窄光弧(arc),這些擾動區和光弧最高處比光環盤面還高出3.5公里左右,在太陽照射之下,讓它們的影子投影在光環盤面上。

 

這些區域可能充斥著許多直徑僅約數百公尺到數公里的小衛星,它們可能是從他處穿越B環外緣,之後受到質量較大的土衛一(Mimas)重力影響而陷在此處。天文學家相信類似的過程也造就了今日的太陽系,甚至適用於銀河系般龐大的尺度。

 

美國航太總署(NASA)的2艘航海家號太空船分別在1980年和1981年飛掠土星,科學家們當時就已經知道B環外緣形狀受到土衛一重力擾動而呈現像是因旋轉而顯得扁平的橄欖球狀,而且除了土衛一外,一定還有其他更複雜、但尚未釐清的機制牽涉其中。

 

現在分析了數千幅卡西尼號觀測了4年的B環影像之後,發現這個複雜性的起源,至少3處額外且各自獨立的轉動波動模式,或所謂的震盪模式 (oscillation)使B環邊緣扭曲。這些震盪模式有1、2或3瓣的模式,但都不是任何衛星產生的,而是因為B環物質稠密且邊緣分界夠鮮明,自然而 然就會產生這樣的波動,而且在B環邊緣最為明顯。就像是吉他的弦被撩撥或有其他擾動時有其自然震盪模式而發出不同的音調一樣,B環也有它自己的自然震盪頻 率,而這正是目前觀測到的結果。

 

天文學家相信這種自發的震盪普遍存在於各種盤面系統,例如螺旋星系的盤面或鄰近恆星周圍的原行星盤盤面等,但目前尚無法直接證實是否真為如此。這個土星環的新研究結果,是頭一次證實盤面上的確有大尺度震盪存在。

 

卡西尼號之前曾在少數幾個稠密的土星環觀測到尺度在100公尺以下的自發震盪波動,是由所謂的「黏滯超穩定性(viscous overstability)」所引起的,也就是環中粒子微小而隨意的運動會使得波動獲得能量而成長。這次的新研究成果也確認航海家號太空船時期的預測: 相同過程可以解釋所有最稠密的土星環中所發現的、尺度從數十公尺到數百公里寬的混沌波動型態。(文/引用自臺北天文館之網路天文館網站)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1114/17/2gys8.html

 

碧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NOWnews 更新日期:2010/11/14 09:59 生活中心/台北報導

歐南天文台(ESO)天文學家拍攝一個非常特別的星系NGC 7252,這個星系外型如同「原子能和平用途(Atoms-for-Peace)」的圖案般,十分有趣。事實上,這個星系的特殊外型來自2個星系碰撞合併 的結果,因此天文學家關注之處不在其外型,而是星系合併對宇宙演化的影響,因為可以由此追溯古老星系的樣貌與狀態。不過,所幸這樣的星系碰撞事件通常會持 續數億年之久,因此天文學家有很充分的時間可以觀察它們。

 

NGC 7252星系位在寶瓶座方向,距離地球約2億2000萬光年,另一編號為Arp 226,業餘望遠鏡中看來如同一個模糊的小亮斑。一幅精彩而細緻的影像,是ESO位在智利La Silla天文台的MPG/ESO 2.2米望遠鏡及廣角相機(Wide Field Imager)的傑作。

 

從影像中可見星系碰撞過程中,彼此間的重力交互作用會將原星系中的恆星、氣體、塵埃等扯出而形成數道尾巴,以及好幾層環繞合併後的核心而構成的殼層狀分布。 雖然許多物質被拋入太空中,但也有許多區域的氣體塵埃被壓縮而造成大量新恆星誕生,因而形成了數百個年僅5000萬~5億年的年輕星團,天文學家推測這些 年輕星團很可能就是球狀星團的始祖。

 

NGC 7252或許也將是我們銀河系未來命運的寫照。目前天文學家預測銀河系和鄰近的仙女座星系(Andromeda Galaxy,M31)將在30~40億年後發生碰撞,屆時情況或許正類似NGC 7252一樣。但是無須擔憂恐慌,因為即使星系發生碰撞,但其實以恆星直徑的尺寸而言,星系中恆星之間的距離非常遙遠,所以太陽並不會因為一頭撞上另一顆 恆星而毀滅。

 

NGC 7252的暱稱「原子能和平用途(Atoms-for-Peace)星系」有個有趣的歷史。在1953年12月,美國總統艾森豪發表希望原子能用於和平用 途的演說;這在當時是個相當熱門的話題,後續並因此召開許多相關會議進行討論。(文/引用自臺北天文館之網路天文館網站)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1114/17/2gys9.html

 

 

碧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NOWnews 更新日期:2010/10/26 14:36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不只有「補教人生」中的陳子璇會流黑眼淚,香港一名婦人因右眼受到黑色霉菌感染,不斷流出帶有黑色分泌物的眼淚;對此,醫師表示,眼睛受到黑色霉菌群感染的病例非常罕見,至今全球僅有3例。

 

據了解,44歲的婦人持續兩年感到右眼不適,經服用抗生素、類固醇及抗組織胺藥物都沒有改善,直到日前有醫師從她結膜組織中發現10多顆的黑色類霉菌存在。

 

好在經醫師清除眼內菌群後,目前婦人的右眼已恢復正常;針對此罕見病例,醫師表示,此種霉菌無法侵入皮膚細胞,只會在眼皮內滋生、發霉,並導致慢性結膜炎,使得不明黑色分泌物隨淚水流出,就像陳子璇的黑眼淚(睫毛膏、眼線液)一樣。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1026/17/2fovt.html

 

 

碧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NOWnews 更新日期:2010/10/22 17:15 生活中心/台北報導

 

宇宙誕生後10億年左右的首批星系,通常比銀河系這樣的現今宇宙常見的巨型星系還小很多,隨後數十億年間,星系規模隨宇宙演化而快速成長,一般認 為大都是經由星系間的碰撞合併,才能形成愈來愈大的星系。根據歐南天文台(ESO)超大望遠鏡的最新觀測結果,天文學家首度直接證明,年輕星系可以吸收聚 集周圍的氫或氦等低溫氣體,用以製造新恆星。

 

這項發現衝擊了科學家對宇宙演化的認知,關於星系形成與演化的理論勢必得改寫。

 

大霹靂產生的原初氣體(pristine gas)幾乎都是氫和氦等輕元素,其他重元素是後來透過恆星演化而產生的。義大利Arcetri天文台(Osservatorio Astrofisico di Arcetri)Giovanni Cresci等人選擇3個非常遙遠的星系,看看能找到大霹靂時產生的原初氣體流入星系而形成新恆星的證據。

 

這3個星系挑選的條件,必須是幾乎沒有與其他星系交戶作用而受到擾動者,挑出的星系都具有非常規則的外型、自轉穩定的盤面,且大都位在大霹靂後20億年左右的時期中,紅移值(redshift)約為3左右。

 

在現代宇宙中的星系,其中心區域的重元素含量通常比較高,但Cresci等人以VLT加SINFONI光譜儀針對這3個星系進行光譜測量,結果發現鄰近這3 個星系中心區的地方,都有一塊重元素含量很低的小區域,但是其中正在形成的恆星相當多,顯示構成這些新恆星的物質來自星系周圍幾乎不含重元素的原初氣體。 這正是Cresci等人想追求的鐵證。(文/引用自臺北天文館之網路天文館網站)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1022/17/2fhgj.html

 

 

 

碧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路透 更新日期:2010/10/21 18:30

(路透華盛頓20日電)天文學家已經發現一個在宇宙大爆炸僅6億年後生成的星系,這是人類迄今所見過最古老的星系。

 

這項於今天刊登在期刊「自然」(Nature)的研究證實,繞地球軌道運行的哈伯太空望遠鏡(Hubble SpaceTelescope)率先捕捉到的模糊光點,距離地球最為遙遠,成為目前拍攝到最遙遠的星體。

 

歐洲研究團隊表示,這個星系有個乏味的名字,即UDFy-38135539。中央社(翻譯)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1021/16/2ff1b.html

  
一百三十億光年外的銀河
 
中廣 更新日期:2010/10/21 14:05

英國天文學家觀察到了一條一百三十一億光年外的銀河。

 

英國天文學家利用位在智利的歐南天文台,觀察到了這條目前所知距離地球最遠的銀河。換算起來,這道銀河跟地球的距離有七百六十多「垓」英里,也就是七以後要加二十二個零。

 

英國天文學家史文班博士說,他們觀察到的是大爆炸以後這個銀河系剛形成的樣子。當時宇宙才形成了六億年,是宇宙現在年紀的百分之四。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1021/1/2fed7.html

 

 

碧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六感官到底是什麼,看完這則新聞之後,我還是不太懂。而且這似乎是研究者本身所擁有的特徵。到底是否真有這樣的事,(是自抬身價嗎?)我覺得還要再觀察。by碧人

中央社 更新日期:2010/10/14 14:09

(中央社記者孫天美吉隆坡14日專電)就讀馬來西亞大學的10歲混血兒神童艾南,兩年前發現人類有5個感官之外的第六個感官,並花1年的時間將他的這項發現,在父親的協助下發表在網路學術期刊。

 

艾南(Ainan Celeste Cawley)8歲時告訴父親柯里(Valentine Cawley),物體移動到特定速度時,他會看到物體前面出現出特定顏色,而當物體的速度改變時,顏色也會隨著改變,換言之,物體移動的速度,都會有特定的顏色標誌

 

畢業於英國劍橋大學自然科學系的柯里,因此開始與艾南共同研究這項感官,並將研究成果「人類新感官的觀察─速度感官和它的特點」發表在Philica線上學術論文網並將艾南這項感官稱為「速度感官」(Velociperception)。

 

柯里認為艾南的「速度感官」源自他的「聯覺」(synesthesia),意即當艾南的其中一個感官受到刺激時,會令另一個感官產生聯鎖反應。歷史上不少天才如達文西即被認為具有這種感官。

 

艾南的這項感官還在成長中,因此未來他很可能發展成只要對某項移動物體看上一眼,即能透過它們的顏色、形狀和紋理,分辨它們的角速度(angular velocity)或稱為轉動速度

 

艾南7歲時即在新加坡通過英聯邦國家標準的初中升高中劍橋O級化學考試(O Level),是新加坡歷年來最年輕的考生,這項紀錄當時還被列入「新加坡紀錄大全」。

 

艾南曾申請新加坡理工大學就讀,但校方擔心揠苗助長,也因為實驗室儀器和設備對10歲以下學童顯得太高和太大而拒收,但馬國私立精英大學(HELP University College)卻願意錄取艾南,柯里因此舉家搬遷馬國,並定居此地。

 

目前艾南在大學攻讀電腦工程、化學、數學和物理課,未來計劃到美國念大學。

 

艾南父親柯里是愛爾蘭人,母親是馬來西亞人。991014

 

(David Choo提供)中央社記者孫天美吉隆坡傳真 99年10月14日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1014/5/2exs7.html
 

碧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http://udn.com/NEWS/WORLD/WOR3/5893144.shtml

【聯合晚報╱編譯朱小明/綜合報導】2010.10.06
 
石墨烯,硬度是鋼的100倍、厚度僅有一個碳原子,傳導速度比矽更快、用途之廣可能成為下一代塑膠,未來更快的電腦、功能更大的手機、更輕的飛機、透明觸控螢幕、超級防彈衣可能都要靠它;發現這樣的「神奇材料」讓海姆和諾沃謝洛夫這對師生檔成為新出爐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做研究當玩遊戲
 
海姆和諾沃謝洛夫和一般人印象中的嚴肅科學家大異其趣,諾貝爾獎委員會形容這對師徒的無限創意說:「他們把科學研究當成快樂的遊戲,在過程中學習,不經意間就中了大獎。」例如海姆的研究包括讓青蛙懸浮在空中、模仿壁虎腳的物質來製造膠帶,都能跳脫思想窠臼。
 
這對師徒 來自俄羅斯
 
51歲的海姆和36歲的諾沃謝洛夫年齡相差一代,背景和經歷卻如同翻版,兩人都原籍俄羅斯,畢業於莫斯科物理學科技大學,先後在荷蘭進行研究,最後落腳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共同研究石墨烯。諾沃謝洛夫曾為海姆的博士生,雖然目前兩人都是教授,諾沃謝洛夫始終尊海姆為師。
 
同事形容他們的搭檔得天衣無縫,海姆是創意天馬行空的思想派,諾沃謝洛夫則是實幹實做的行動派,這樣的合作,讓他們從普普通通的鉛筆心石墨、用隨手可得的膠帶寫下物理史。
 
哈佛大學物理學教授拉岱爾慨嘆,在這個超級強子撞擊機的時代,研究用的機器愈來愈複雜,他們卻靠膠帶拿下諾貝爾獎,實在不可思議。
 
石墨烯是從石墨材料中剝離出的單層碳原子材料,海姆和諾沃謝洛夫把石墨分離成小碎片,從碎片中剝離出較薄的石墨薄片,然後用膠帶黏住薄片兩側,撕開膠帶,薄片就隨之一分為二,不斷重複這個過程,最後得到單層碳原子的石墨烯。
 
最硬最薄材料 改寫物理史
 
這項已知最堅硬、也最薄的材料,雖然距離實際運用在產品上還有一段距離,但用途之廣泛卻沒有止境,不僅將帶來電子材料革命,而且還將促進汽車、飛機和航天工業的發展。
 
諾沃謝洛夫36歲就得獎
 
無限的潛能,讓石墨烯材料發現至今才短短6年就獲得諾貝爾獎肯定,更讓諾沃謝洛夫36歲就得獎。兩人喜出望外,卻讓俄羅斯總統麥維德夫扼腕,因為這兩位俄羅斯出身的科學家早已遠走海外,現在一位是荷蘭籍、一位擁有英國籍,他們的成就更證明俄羅斯國內環境惡劣,留不住人才。
 


 
發現石墨烯 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閻紀宇/綜合五日外電報導】2010-10-06 中國時報
 
二 ○一○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五日揭曉,由兩位俄羅斯裔學者蓋姆(Andre K. Geim)與諾沃謝洛夫(Konstantin S. Novoselov)共享殊榮,平分一千萬瑞典克朗(約台幣四千六百萬元)獎金。負責評選的瑞典皇家科學院表示,兩人因為「對於二維物質石墨烯 (graphene)的突破性實驗」研究而獲獎。
 
蓋姆現年五十一歲,已歸化荷蘭,卅六歲的諾沃謝洛夫則有俄羅斯與英國雙重國籍,兩人都是俄羅斯培養出來的傑出科學家。蓋姆是諾沃謝洛夫的博士論文指導老師,目前兩人都在英國曼徹斯特大學任教,蓋姆並主持該校「介觀科學與奈米科技研究中心」。
 
諾沃謝洛夫是卅七年來最年輕的物理學獎得主,他接受訪問時說:「我嚇壞了。我今天早上起來就用網路電話Skype,和同事討論最新發展,完全沒料到自己會得獎。」
 
蓋姆則點出他和愛徒的獲獎關鍵:「石墨烯非常有可能像塑膠一樣,改變人類的生活。」
 
諾貝爾物理學獎過去多半頒給歷經數十年驗證與發展的理論或實驗,但今年的主角「石墨烯」卻是相當新近的成果。蓋姆與諾沃謝洛夫在二○○四年發現這種無比神奇的物質,當時就引起各方高度矚目,近年來相關應用研究更是日新月異。
 
石墨烯的出身再平凡不過:鉛筆筆芯的石墨。它其實就是單層的碳原子,原子相互鍵結成六邊形碳環,再延伸成有如蜂巢的二維結構。過去多數學者認為這種結構不可 能穩定存在,但是蓋姆與諾沃謝洛夫利用簡單巧妙的透明膠帶剝離技術,配合半導體製程慣用的絕緣層覆矽(SOI)技術,終於讓這種傳說中的物質現身。
 
石墨烯的厚度雖只有一層原子,是目前已知最薄的物質,可以隨意彎曲摺疊,但是極為強韌,硬度比鑽石還高,導電效能與銅相當,導熱性超過任何已知物質,透光率 幾近百分之百,密度卻大到連氦氣分子都無法穿透。由於石墨烯天賦異稟,因此應用範圍極廣,從觸控式螢幕、太陽能電池、能量儲存裝置、微奈米機械系統、薄膜 電晶體、透明電極、手機到高速電腦晶片,都是它的用武之地。
 
石墨烯傳輸電流的速度比矽快一百倍,電子工程界期待石墨烯電晶體未來如果能取代矽晶圓,將在電腦工業掀起革命性的變化。中國科學家最近則是發現,石墨烯可以抗菌且對人類細胞沒有毒性,可望發展出直接覆蓋皮膚傷口的抗菌材料。

 

==============

石墨烯—最可愛的原子晶格(Andre Geim & Konstantin Novoselov)

■ 兩位俄裔青年物理學者蓋姆與諾沃肖洛夫因為石墨烯研究而獲得了本年度的諾貝爾物理獎,蓋姆在2000年時曾以「磁場漂浮青蛙」獲得搞笑諾貝爾獎(Ig Nobel Prize)。他們展現了科學充滿童心的一面。

qwertyuiop@flickr

諾貝爾頌辭曰:「壓縮至二維空間的碳元素形式,展現出量子物理世界無比特殊的性質。」

翻譯 ∣ 周炳辰

 

  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主角是碳──極薄的石墨片,厚度僅一原子。蓋姆(Andre Geim)和諾沃肖洛夫(Konstantin Novoselov)發現碳以特別薄的形態存在時,會表現出量子物理世界的特殊物理性質。

 

  石墨烯(graphene)是碳的一種形態,就材料而言,它非常新奇,同時是最薄也是最堅硬的材料。它的電導率和銅不相上下,熱導率則比許多已知材料更佳。石墨烯幾乎完全透明,卻又密實到連氦原子都無法穿透。看來碳──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基礎,又再一次讓我們驚奇。

 

  蓋姆和諾沃肖洛夫由石墨(graphite)分離出石墨烯。石墨很平凡,例如鉛筆芯就含有石墨,但當時人們認為石墨烯這種晶體物質不可能穩定存在,因為太薄了。蓋姆和諾沃肖洛夫卻用普通膠帶取得厚度僅一原子的碳片。

 

  物理學家開始透過石墨烯研究嶄新的、具有特殊性質的二維材料,石墨烯讓很多實驗變得可能,為量子物理拓展新的視野;同時也有許多實際用途,例如 新的材料和電子元件。石墨烯電晶體(graphene transistors)的電導率比現今使用的矽電晶體更高,或許可以用來製作更有效率的電腦。

 

  石墨烯因為透明度高,而且是優良的導體,可製造觸控式螢幕、光板、太陽能電池等產品;而若將石墨烯和塑膠混和,會產生易導電、耐熱、抗磨耗等特性,這種強韌、輕巧、可延展的複合材料或許在將來可以用來製作衛星、飛機、汽車。

 

  蓋姆和諾沃肖洛夫已合作多年。諾沃肖洛夫今年三十六歲,起初是蓋姆的博士班學生,同為俄羅斯的物理學家,後來他追隨蓋姆遷至英國,現在兩人皆於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Manchester)擔任教授。他們相信「好玩」的重要性,因為玩的時候,總會學到些什麼,而且誰知道?也許就像他們玩石墨烯,就這麼寫下科學發展史上 重要的一頁。

獲獎者簡介
CORRECTION Britain Nobel Physics

蓋姆(左)與諾沃肖洛夫(右)在曼徹斯特大學門口合影。(圖片/美聯社)

 

安德烈‧蓋姆(1958-)──荷蘭公民,生於索契(Sochi),1987 年於俄羅斯科學院(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固體物理學研究所獲得博士學位。曼徹斯特微觀科學和奈米技術中心主任(Directory of Manchester Centre for Mesoscience & Nanotechnology)、蘭沃錫物理教授(Langworthy Professor of Physics)、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教授、皇家學會 2010 年紀念院士。

 

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1974-)──英國和俄羅斯公民,生於下塔吉爾(Nizhny Tagil),2004 年於荷蘭尼美根大學(Radboud University Nijmegen)獲得博士學位。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教授暨皇家學會院士。

 
http://case.ntu.edu.tw/blog/?p=5473
 
==================================
 
諾貝爾物理獎 2俄裔科學家共享

 

自由時報2010/10/6

 

對量子物理學電子學影響大

 

〔編譯陳成良/綜合五日外電報導〕二○一○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五日揭曉, 兩位在俄羅斯出生的科學家安德列.蓋姆與康斯坦丁.諾弗瑟列夫,因對石墨烯(graphene,又稱單層石墨)的突破性實驗,首創「膠帶剝離法」,剝出世 上第一片石墨烯,因而共同獲此殊榮並分享一千萬瑞典克朗(約台幣四千六百萬元)獎金。這種新導電材料預料將在量子物理學、電子學甚至消費性電子裝置的研發 等領域發揮重要影響力。

 

對於能夠獲獎,兩人同表驚訝,但強調會如常工作。荷蘭籍的蓋姆現年五十二歲,一九五八年十月出生於俄羅斯的索契。他之前的知名研究還包括發現如何讓非磁性物質飄浮在磁場中,當時他讓一隻青蛙看起來好像飄浮在空中,這也讓他在二○○○年贏得「搞笑諾貝爾獎」。

 

蓋姆也曾獲得搞笑諾貝爾獎

 

蓋姆和擁有英俄雙重國籍、現年三十六歲的諾弗瑟列夫目前都在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物理與天文學院擔任教授。諾弗瑟列夫二○○四年才在荷蘭獲得博士學位,他也是 自一九七三年以來,過去三十七年中最年輕的諾貝爾獎得主。蓋姆和諾弗瑟列夫所合作的其他重大研究,還包括研發出模仿壁虎腳特質的黏性膠帶。

 

蓋姆和諾弗瑟列夫的多項研究看來都很奇特,而且橫跨多個領域,諾貝爾獎委員會在頌詞中特別指出,「嬉遊是他們的招牌之一,人在這個過程中學到事情,而且,誰曉得,你可能就中了大獎」。

 

頌詞說,蓋姆和諾弗瑟列夫的研究把由碳原子組成的石墨片分至非常薄的一片,直至它只有一個碳原子厚度,成為石墨烯,這是量子物理學上的卓越成就。

 

頌詞中稱,「由於石墨烯實質上是一種透明、良好的導體,適合用來製造透明觸控螢幕、光板、甚至是太陽能電池。」就石墨烯進行的實驗可用來研發新物質並生產創新電子產品,包括更快速的電腦。

 

瑞典皇家科學院提到石墨烯幾個可能的應用層面時指出,石墨烯電晶體預料將比現今的矽電晶體速度快很多,可打造出更快速的電腦。

 

石墨烯是一種從石墨材料中剝離出的單層碳原子面材料,是碳的二維結構,也是世上已知最薄、最硬的物質,比鋼硬一百倍,其導電性能可與銅相提並論。做為一種熱導體,其表現超越任何其他已知物質,它幾乎全部是透明的,但又十分密集,甚至原子最小的氦也難以穿過。

 

原本科學家認為單層石墨不可能存在於自然界中,這個悲觀的看法在二○○四年宣告打破,當時蓋姆和諾弗瑟列夫利用常見的膠帶,透過層層剝離,取得了只有一個原子厚度的石墨烯。由於獲得了石墨烯,科學家們如今可以研究這種具有獨立特性的二維結構物質。

 

石墨烯(graphene)小檔案

 

●被譽為本世紀的神奇材料,是單層碳原子呈蜂巢晶格排列形成的二維材料,厚度只有一個原子,是世上最薄卻也是最堅強的奈米材料。

 

●自2004年問世後,完全改變了材料科學,它的導電性比銅更好,導熱性超過一切其他材料。它幾乎是完全透明的,只吸收2.3%的光。它也非常緊密,即使是氦原子——最小的氣體原子也無法穿透。

 

●未來甚至可能取代矽在電子界的地位。石墨烯製作的電晶體在理論上可以超越如今使用的典型電腦晶片,傳輸速度更快,而且更耐高溫。

 

●透明的特性則意味它可能用於觸控螢幕,甚至是太陽能電池,而且與塑膠混合使用時,可提供輕而超強的合成材料,供下一代衛星、飛機和汽車使用。


整理:編譯陳成良/資料來源:綜合外電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oct/6/today-t3.htm

   
 
===========================
 
物理學家移除石墨原子創造出「碳磁性」

 
Physicists create carbon magnetism by removing atoms from graphite
 
http://www.physorg.com/news188460209.html
 
By Lisa Zyga, March 22, 2010
 
(PhysOrg.com) -- 物理學家發現,從石墨(graphite)表面移除個別原子,他們能在石墨中創造出局域磁矩(local magnetic moments)。這項發現能導致人為創造出非金屬以及生物相容性磁石的技術產生,這類磁石比目前的磁鐵更便宜與更輕盈。
 
這些科學 家,Miguel Ugeda、Ivan Brihuega與 Jose Gomez-Rodriguez(全都來自 Autonomous University of Madrid),連同來自馬德科學研究所的 Francisco Guinea,將他們的研究發表在最近一期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上。
 
"能將石墨整合到真實的電子裝置中,是奈米技術裡一項迫切的挑戰," Brihuega 表示。"為達此目的,理解單個原子缺陷的存在如何改變其特性是種「義務」。在我們的研究中,我們利用一部位於超潔淨無塵環境中的 STM,來對付類石墨烯(graphene-like)系統中(石墨表層)如此基礎的問題。我們的主要成果是,我們在原子等級下檢查固有衝擊 (intrinsic impact)的能力,每一個從表面被移除的原子都擁有系統的電磁特性。"
 
如同科學家的解釋,藉由移除原子,在類 石墨烯材料中創造出原子空缺(atomic vacancies)對於材料的力學、電與磁性特性都有強烈的影響。在先前研究中,研究者研究原子空缺對於材料整體特性的效應。在當前研究中,科學家想要 更深入探索並看看每個空缺發生了什麼事。
 
在他們的實驗中,物理學家利用高定向熱解石墨(highly ordered pyrolytic graphite),那由石墨烯薄片遵循 AB-AB 的次序堆疊而成。這意味著石墨烯薄片 B 對於上層的薄片 A 來說稍微偏移了些,此即在薄片 A 上的碳原子,其半邊下方剛好有個碳原子,而另一半則否。
 
首先,研究者在超潔淨環境中剝掉上層一些石墨烯薄片,以確保上層石墨烯薄片,換言之石墨的表面,完全純淨。他們藉由施加一低能離子輻射創造出單一空缺,所使用的能量剛好足以移開表面原子並製造出原子的點缺陷。
 
利用自製的低溫 STM,科學家確認在個別空缺上方出現尖銳的共振峰值。此共振峰值大約在費米能階(Fermi level),那已由許多理論性研究所預測,不過在這之前均未透過實驗觀察到。
 
如同科學家們的解釋,在空缺上的共振能與磁矩相關。空缺導致鄰近電子自旋由於互斥的電子--電子交互作用而排列成直線,那到致磁矩形成。此外,在不同部位的 空缺誘發不同類型的磁矩,而磁矩彼此能相互影響。藉由隨機移除個別的碳原子,這些交互作用指出在整個石墨材料中誘發出巨觀之強磁性狀態的可能性。
 
" 在一原始的(pristine)碳系統中,沒人預料到會發現磁性,因為其電子傾向藉由形成共價鍵而成對耦合," Brihuega 解釋。成對電子的結合與淨磁矩的存在相衝突,因此電子鍵結的總自旋將為零。自石墨表面將單個碳原子移除,在此我們精準達成的事是:破壞這些共價鍵,結果我 們創造出具有單個未成對電子的局部化狀態,那將產生磁矩。
 
總的來說,這些結果不僅證實理論模型的精確性,而且還有更深遠的牽連。例如,所觀察到的共振,也許強化了石墨烯的化學反應性。就應用而論,這些結果也許能導致創新的磁石。
 
" 從純碳系統創造出磁性是種撩人的可能性,因為這將會是無金屬磁石,也因此最適合生物醫學中的應用," Brihuega 說。"此外,其生產應比至今的傳統磁鐵便宜許多,給你一些數字,一噸的碳要價比一噸的鎳(磁鐵常用材料)少千倍($16 vs. $16,000)。在石墨烯系統的例子中,可能還有彈性與明亮度的附加優勢;但是迄今,當與現有最強磁石相較,這些系統所報告的總磁化作用仍非常低。"
 
"依我看," 他補充,"就應用而論,最光明的未來根源於新興的自旋電子學,換言之,為了創造出新的、基於自旋電子學的裝置,試著利用未成對電子的「自旋」。
"
 
http://only-perception.blogspot.com/2010/10/blog-post_966.html
 
 
  ===================================================
 
相機閃光讓絕緣材料變導體(石墨烯)
  
Camera flash turns an insulating material into a conductor
  
 ( http://www.physorg.com/news169312509.html)
 
August 12th, 2009
 
一絕緣體現可經由普通的相機閃光轉變成導體。
 
西北大學有位教授以及他的學生發現一種將石墨氧化物(graphite oxide ) -- 一種低成本的絕緣體由氧化的石墨粉末製成 -- 轉變成石墨烯(graphene,石墨薄膜)的新方法,那是一種被熱烈研究的材料,能導電。科學家們相信,石墨烯可用來產稱低成本、基於碳的透明與彈性電 子裝置。
 
先前要還原石墨氧化物的製程得依賴有毒的化學物質或高溫處理。這種簡單新製程的點子來自於突發的靈感:一台相機的閃光能立即加熱石墨氧化物,並將它轉變成石墨烯?
 
這種製程,由 Jiaxing Huang,西北大學 McCormick 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助教授,以及他的畢業生 Laura J. Cote 與博士後研究 Rodolfo Cruz-Silva 所發明,發表在 8/12 當期的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上。
 
材料科學家先前已使用高溫加熱或化學還原法從石墨氧化物製造石墨烯。不過當石墨氧化物混雜其他東西時,例如聚合物,這些技術可能會有問題,因為聚合物成份也許無法在高溫處理下存留,也有可能阻止還原用的化學物質與石墨氧化物反應。
 
在 Huang 的閃光還原製程中,研究者們僅拿一台消費型相機到石墨氧化物上,一陣閃光後,這材料現成了一片蓬鬆的(fluffy)石墨烯。
 
"光脈衝透過這種光熱(photothermal)製程提供非常有效的加熱,那很迅 速、節能且無化學物質," 他說。
 
當使用光脈衝時,光熱加熱不僅會還原石墨氧化物,它也使絕緣的聚合物與石墨烯薄片融合,導致一種熔接的導電複合物產生。
 
把那些印在張簡單透明薄膜上的圖樣當成光罩使用,閃光還原(flash reduction)創造出有圖案的石墨烯薄膜。這種製程在絕緣的石墨氧化物薄片上創造出圖案 -- 本質上就是一種彈性電路。
 
該研究小組希望接下來在單層原子的程度上,在單層石墨氧化物上創造更小的電路。(目前的製程僅在更厚的薄膜上完成。)
 
"如果我們能在單一一片石墨氧化物上創造奈米電路," Huang 表示,"那麼在為電子裝置構圖(patterning)上,那將握有很大的希望。"

 
 
http://only-perception.blogspot.com/2009/08/blog-post_17.html
 
 

碧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NOWnews 更新日期:2010/10/04 10:12 生活中心/台北報導

膽小者注意:勿闖金星!在金星的表面上,除了得忍受高溫和強大的空氣壓力以外,還得小心厚厚的硫酸大氣層裡,可能正在上演著閃電風暴。儘管地球和金星這兩顆行星有著截然不同的大氣層,但令人驚訝的是,雷電風暴卻極為相似。

 

「金星和地球常常被稱為雙胞胎行星,因為它們有相類似的大小、質量和內部結構,現在更進一步發現,這對異卵雙胞胎,甚至在雷電生成上都是如出一轍。」進行該研究的團隊領導人,加州大學羅素博士,在本週的「歐洲行星科學大會」上提出了他們最新的發現。

 

科學家早已從「金星號」和「先鋒金星軌道器」等早期行星任務傳回的結果得知,金星上有閃電,最近伽利略號太空船公佈的光學和電磁波證據,同樣顯示金星可產生閃電,證實地面望遠鏡所拍攝到在金星上的雷電情景。

 

正在繞行金星的「金星快車號」(太空船),正藉由放電頻率、次數密度以及在200到500公里高度上的空間分佈情形等觀察,對金星上的電磁場進行著一些研 究。金星在這個區域的電磁信號與閃電,強於地面上的信號,因為這裡的背景磁場很弱,電磁波的傳播也較慢,但電磁波的電磁能量流通量卻與地球類似。

 

儘管「金星快車號」在進入金星時的高度,因為電離層磁場方向普遍不利於信號測量的關係,使信號測量工作增加了難度,但是預期中閃電會產生的短強脈衝信號,卻幾乎是一抵達金星同時便可見到。

 

該太空船所觀察到的電磁波,受到了金星磁場的強力牽引,並且只能在磁場橫向傾斜超過15度時才測的到。這與地球上的情況完全不同,地球上的雷電信號在進入電離層時,是受到近乎垂直的磁場所加強的。

 

當地球或金星雲層形成時,太陽貯存在空氣中的能量可以在非常強大的放電中被釋放出來。隨著雲粒子發生碰撞,電荷從大粒子轉移到小粒子,大粒子的下降,小粒子 上昇。電荷的分離導致了雷擊。這對行星大氣層是個很重要的過程,因為它使大氣層一小部分的溫度和壓力提升到一個很高的值,使分子可以形成,而在標準大氣的 溫度和壓力下,這本來是不會出現的。因此,有些科學家據之推測,閃電可能有助於地球上生命的出現。

 

為了分析金星閃電,研究團隊過去3.5個 (地球)年以來,每天使用「金星快車號」收集低空數據近10分鐘,藉由比較兩個行星電磁波生成的異同而發現,金星上的磁信號比較強,但是將磁信號轉換為能 量流通量後,閃電強度很類似。日間的閃電似乎比夜間普遍,而在太陽光穿透入金星大氣層中最強的較低緯度地區,閃電發生頻率則更高。(文/引用自臺北天文館 之網路天文館網站、中研院天文網)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1004/17/2e9th.html

 


 

碧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聯合 更新日期:2010/09/23 09:36 編譯莊蕙嘉/報導

加拿大婦女珍妮絲‧奧森3年前懷孕時罹患骨癌,為了移除骨盆內的巨大腫瘤,接受一項史無前例的手術,身體被切成上下兩半,清除腫瘤和病灶後再接回,不但幸運存活,更創醫學奇蹟。最近她出面拍廣告呼籲癌症患者不要放棄希望,外界才得知她的故事。

 

3年多前,懷著第2胎的加拿大曼尼托巴省婦人奧森(Janis Ollson)腰椎劇烈疼痛,但醫師認為是懷孕引發的坐骨神經痛,開止痛藥打發她。臨盆前3周,奧森再也無法忍耐,要求丈夫將她送醫。

 

一名骨科醫師會診後,安排奧森作磁振造影檢查,發現她罹患軟骨肉瘤,位於骨盆腔的腫瘤有一枚披薩餃那麼大,直徑超過20公分。

 

2007年2月,奧森忍痛剖腹產下兒子後,多倫多的腫瘤專家及梅約診所醫師再次討論,認為奧森的病情已無法進行化療或放射線治療,必須開刀。

 

問題是,切除腫瘤,並清除骨盆腔左半部、左腿和下腰椎等處的病灶,必須將奧森的身體切成兩半,醫學紀錄上並無先例,沒有醫師敢保證奧森可以活著送出手術室。

 

在梅約診所建議下,為了家人,奧森決定試一試,接受全球首例「彈簧桿」(pogo stick)重建手術。手術共分2次,第一次切除腫瘤及病灶,歷時20小時,動員12名醫師,用了20袋血。

 

一周後,奧森接受第2次手術,醫師利用截肢左腿上完好的骨頭銜接脊椎和右腿,以鋼釘和螺絲固定,把下半身接回來,並把左腿義肢和人工骨盆接入身體。

 

奧森住院52天,出院後經歷漫長復健,今年5月起已恢復正常生活。平時奧森以輪椅、拐杖和輔助器輔助行動,也能駕駛四輪驅動車。

 

在奧森的成功手術後,亦有3名病患接受相同手術,但僅有1名女子存活。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923/2/2dlbi.html

 

 

碧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