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花的碎念:
(2013.9.25)無明資料整理中.....
商業週刊專欄部落格

撰文者:鍾子偉 Joey Chung

編按:這是Joey為上週商周紙本雜誌「寫給17歲自己的一封信」專題中所特別撰寫的文章。這篇是原汁原味,沒有經過刪減的版本。

親愛的十七歲的我:

我可以想像你是在一個平日晚上,大約晚上九點,在家裡看著這封信。當你這個時候在家,就意味著你今晚不用到補習班。我記得很清楚:你現在有補數學和 物理,並且應該又在準備另一個期中考。你應該正坐在我房間的一張舊木頭書桌前,左上方有盞燈,在星期三的晚上看著窗外,疑惑念這些書有什麼意義,同時對為 什麼旁邊還有那麼多課本要看感到做挫折,擔心最終你會在這世界迷失自己。

別擔心,一切都會好轉的。身為一個已經看到接下來的十二年裡會發生什麼事的人,請讓我提供你一些建議:

1.保持自覺

我現在會很誠實告訴你和你其他同學正疑惑的答案:沒錯。很多你現在花許多時間念的東西並不重要。

在你畢業三年內,你不會記得大部分你在高中三年中學的數學公式。你不會記得,大部分你常熬夜練習的化學式。你也絕不會再用到任何你現在在補習班補的物理,到你二十歲時,你將會忘掉99%你現在正在學的物理理論。

說這些的重點是什麼?

首先,這會教你很重要的一堂人生課,那就是現在的好成績,之後的好文憑,未來幾年後令人興奮的工作,這些生活中所有的事,都要靠努力換來。這不過是場社會分配資源的遊戲,為了學習如何在遊戲中生存,你必須要先學會遊戲規則才能參與。

再來,了解你為何在這。納悶自己為什麼在背混亂的化學式,或者十八世紀的法國大革命這類感覺很蠢的事,這無傷大雅。學著去看整體,一個更大的目標,這只是朝這個目標的過程。

在這個階段,更大的目標是進一所更好的大學,這對你以後的生活會是另一件更重要的事。但是你要先了解為什麼你在這裡,為什麼你每天早上七點起床,為什麼考試前每晚十二點或一點才能上床睡覺,這些都是對你未來發展非常重要的。

2.嘗試所有你感興趣的事。

你應該要盡早開始嘗試各種事物,這個習慣很重要。有一天這會逐漸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心態和人生原則,這將帶你走向更精采的大學四年、走進哈佛商學院並取得深具挑戰性的跨國公司工作。

對戲劇好奇嗎?參加戲劇社吧。想試試看管理?試著當社長吧。對辯論有興趣嗎?為什麼不參加學校的辯論比賽?

人生是由經驗組成。如果你只是百分之百一再重複你十五歲做的事,你絕不會學到任何讓人生更豐富的新鮮事或交到新朋友。你只會度過人生中僅此一次的十 六歲高中生活,所有你想去嘗試的興趣或嗜好,現在就去做,不要有任何藉口。這個正面的經歷,會慢慢教你全盤掌握人生、對自己的人生負責,也會在開始執行充 滿熱情的個人計畫時得到快樂。

永遠這樣想:如果不是現在,那要等何時?

3.不論好壞,記得每一刻

就像你大部份的同學一樣,你快溺死了。溺死在一波又一波無止盡的模擬考中、溺死在補習的夜晚中,然後懷疑這些事情到底有什麼真正的意義。我現在往回 看,我可以肯定地告訴你其實多數真的沒什麼意義,但最重要的啟示是:記住每一個時刻,不管好與壞,把所有都記住。一個人最有價值的財產是他/她的記憶,他 們會一點一點塑造出你未來的樣子。

記得死背和上文言文課時你是如何感到沮喪;有一天,它會教你真誠溝通,真心關懷你朋友、家人和員工的重要。記得當你和不同背景和生活水準的同學互動 時的感受;有一天,它會教你心胸更開闊,有包容心、能憐憫社會不同議題。也請記得,你在學校中看到教育制度和社會不合理的憤怒。記得年輕時的理想主義,也 要盡可能維持下去,有一天這會讓你成為一名更好的員工,更成熟的老闆,家庭和社會中有愛心的一員。

但最重要的是,深呼吸。

十七歲時你感到最挫折的事情,是不知道你的人生會往哪去,還沒有能力看清任何事,也只有很小的力量去決定未來的道路。

一切都會沒問題的。你和你所有同學最後都將沒問題的。最終你們大多數的人,就像人類歷史上大多數的一樣,都會逐漸發現你們自己是誰,也會知道自己真 正有熱情想要投入的人生會是什麼。有些人可能會花比其他人更多時間,但同時,對於現階段無法改變的事情太過生氣或感到挫折其實沒有太意義。

生氣吧,挫折吧,去向你的朋友抱怨,和同學一起咒罵大人吧,然後就回家上床睡覺。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很快的,比你自己想像還快,你就可以自由控制你 的人生,替自己做出所有的決定。當你能全部掌控自己的人生時,你此刻體驗的每一件事,每個快樂,悲傷,困惑,驚奇,都將讓你準備更充足,到時除了你自己, 你不能再去責備其他人。

為那天做準備,那會很恐怖的。

同時,吸氣,吐氣。人生真的沒有比上面說的更複雜。

最後,關於那個你最近一直想的女孩。

開口約她吧。當你長大時,人生的挑戰與壓力日增,你會了解被一個女孩拒絕的緊張,只是人生中相對微不足道的煩惱,這種年輕又天真的焦慮,卻是當你十七歲時,應該被珍惜且緊記的。在一個十七歲的男孩眼中,穿著高中制服,綁馬尾的女生,是世界上最美麗的事物。

人生苦短,我們都只能活一次。除非你去嘗試,否則你永遠不會知道她的回答。

但是,記得約她。你不會對結果失望的。

十二年後的鍾子偉上。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blog/article.php?id=1341&p=1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blog/article.php?id=1341&p=2


碧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2.5.10     中國時報‧三少四壯集

【吳興文】

     陳正祥謝絕一切應酬,對於勳銜一概搖頭,甚至認為開口推卻都是對生命的浪費,只想過隱居生活,撰寫國際學界接受的著作。

     陳正祥1922年出生浙江樂清,一生在杭州、台北、香港各住過十年以上,而且只寫過《台北市誌》。他1942年中央大學理學院地理系畢 業,留校任教,同時到中國西南調研地貌,著述《廣西地理》,後到西北考察,著有《甘肅地理》、《自然與人生》。抗戰勝利,考取公費留學,進入澳洲雪梨大學 研究院,又分別到英國、日本、西德繼續深造,並作廣泛考察調研,獲得日本東京大學博士學位。

     1947年冬,陳正祥來台北市,隔年到台大農經系教書,在此居住十七年。開授課程多數比較新鮮,像土地利用、人口問題、農業區域設計,以及境態學(生態學)等。他的學生不限於農學院,遍及文學院、理學院和法學院。所發的講義,很受學生歡迎,其他學院也可索取。他於彼時提出:人口膨脹對經濟發展的影響,無計劃的失控工業對生態環境的危害;其先見之明,至今愈加證明。

     他研究室(台大四號樓)門口,掛上紅漆寫「非學術談話,請限於三分鐘」木牌,傅斯年校長請他拿掉,不為所動;可見他對學術研究的著迷。美 國地理學會權威刊物Geographical Review,從1951年開始發表他的論文,1959年10月號用三頁篇幅報導該研究所,此前該刊從未作過類似報導,且連續被國際地理學會選為東南亞代 表機構。從1952年起,他應邀出席各種學術會議三十多次,並先後在英、美、法、德、日、瑞典、芬蘭、紐西蘭、澳洲和義大利,舉辦多次學術講座。

     一到台北,陳正祥便感到這個城市頗有特色。日本人只留下一些統計資料,沒有留下任何有關的著作,連最基本的人口統計資料,還是透過學生,花費不少金錢,才從日據時期退職警察手裡取得。1957年出版《台北市誌》,書中的照片,都是他初到台北,由妻子陪同,進出淡水河邊的古老陋巷拍攝所得

     1964年,他在香港中文大學擔任講座教授,並兼任地理研究中心主任。進入七十年代,國際聲望日隆,原本不重視他的香港大學,反倒邀請他 審查該大學招聘的英籍講座教授,此事在九七回歸前,亦屬空前。1979年起,又應日本學術振興會邀請,赴日本講學研究活動,總計四十多次。

     1976年因大陸特邀,從香港一直跑到哈爾濱,從此他因中國講學考察之便,到許多城市旅遊,看了無數名勝古蹟,撰寫多本雅俗共賞的遊記, 其中《西北考察記》在台出版。1984年夏季起,鑑於中國大陸所面臨的土地不足,人口眾多現況,花費十餘年時間,潛心編著《中國土地利用》,1998年麥 克美倫(中國)出版公司發行,全書大十六開,504頁,附加彩色圖片124頁,共計628頁;共有五種譯本。被學術界稱為:「見解精闢,為一劃時代巨 著。」

     1993年起,他在台陸續出版《台灣地名辭典》(增訂本)、《台灣的人口》等書。特別是《台灣地誌》下冊附錄,林高陽等五位學生,祝賀他 七十壽辰,編印《陳正祥講座教授著作目錄》,收錄1992年前中、英、德、日四種文字著作624種,包括專書和書刊256種,論文368篇。

     在此之前,他已謝絕一切應酬,對於所長、院士、委員、顧問、勳銜之類一概搖頭,甚至認為開口推卻都是對生命的浪費,只想過隱居生活,撰寫 國際學界接受的著作。據說他寫日記,常見他記載關心學生的事,有些很感動人。假如能夠將日記和書信,連同研究過程一起編寫,必定很有意義。


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11051301/112012051000502.html

碧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2.5.10  中國時報   【童元方】

     因為愛讀傳記,陳之藩的散文中有一類是關乎科學家的。他寫科學家的成就,也寫他們的苦悶;寫他們的貢獻,也寫科學發展在文明演進上對人類的衝擊。在陳先生的文章裡,這些大科學家從書本中靜態的知識跳躍而出,還原成活生生的人。

     六

     陳先生自己絕對不寫傳記。他以為傳主作傳,選擇事件本身已放大或縮小了事件在人生中的比重,尤其自傳是為自己作辯護的,觀點既有所偏,何 來真相?但他卻非常喜歡看傳記,尤其是西方人的傳記。也許因為中國人有一「諛墓」的文化,而西人有一「懺悔錄」的傳統,許多自傳、傳記、回憶錄乃多少還原 了一些文字背後的事實。所以他特別喜歡看西人的傳記。

     也許因為愛讀傳記,陳之藩的散文中有一類是關乎科學家的。比如他寫科學家的成就,也寫他們的苦悶;寫他們的貢獻,也寫科學發展在文明演進 上對人類的衝擊。這衝擊的結果不一定是正面的,但你也無法阻止其發展的速度與所帶來的能量。陳氏曾引京戲名武生李還春的話說:「戲者,細也」。亦即在細節 之中才見戲。陳先生看科學家的傳記,每能從細節中認識其人,而自己寫科學家的故事,也每能以小見大。比如牛頓在三一學院時代的筆記,反映出他的胸襟狹隘, 但也透露出他清教徒式的自我鞭笞。

     看泰勒(Edward Teller)的回憶錄,書前的獻詞,獻給來自匈牙利,後來歸化為美籍的四位朋友。他們全是大科學家:房卡門(Theodore von Karman)、西拉德(Leo Szilard)、維格納(Eugene Wigner)、馮紐曼(John von Neumann)。房卡門是錢學森的老師,航天專家。馮紐曼是歐本海默在原子能委員會遭拒後,遞補主任一職的計算機大家。愛因斯坦寫給羅斯福總統要求研製 原子彈的那封著名的信,是西拉德與維格納出的主意,而由西拉德與愛因斯坦共同起草的。這本回憶錄在二○○五年出版時,泰勒的四位故人都已不在人間。陳先生 認為垂垂老矣的泰勒獻此書予四位逝世的朋友,「不只是以他們的科學成就為榮,而且以他們的政治立場為傲。」即以在全美瀰漫著靠左的氣氛中,他們反共,預示 並呼應了日後匈牙利革命的怒潮。這一部傳記不啻是泰勒的,也是那四位科學家的,正如書的副題所示:一部廿世紀科學與政治的日記。

     回憶錄呈現了泰勒的政治立場,而泰勒是楊振寧的論文指導教授,楊的尊師重道從他對吳大猷、王竹溪的態度上看得出來,但因親近費米、歐本海 默而避談泰勒,在在反映了政治理念上的分歧在學術承傳上的影響。陳先生的〈三山五嶽〉從一個特別的視角為楊振寧的人生做一小注,而這小注的大背景──二戰 的風雲與炮聲正是泰勒的回憶錄所見證的大時代。是在陳先生的文章裡,這些大科學家從書本中靜態的知識跳躍而出,還原成活生生的人。三、四十年代的中國留學 生,除了楊振寧以外,亦多有與他們直接互動者。二十世紀下半葉的世界地圖因這些留學生的去留而整個動了起來。李白、杜甫雖是千多年前的古人,我因為讀詩而 與他們熟稔,彷彿朋友似的;然而這些科學家雖是近人,我卻是生平第一次對他們有感覺。

     在《劍河倒影》中,陳先生介紹開溫第士實驗室,知道第四任主持實驗室的教授是分裂原子的盧瑟福(Ernest Rutherford)。但直到〈潮頭上的浪花〉,說到李國鼎與張文裕在三十年代去劍橋師從盧瑟福,才由李國鼎帶出盧瑟福與卡比查(Pyotr Kapitsa)之間牽涉英蘇兩國的傳奇了。

     陳健邦在二○一○年台灣台南的成功大學舉辦的「陳之藩教授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口頭發表了「科學家的人間情懷:歷史、傳統、風格的思索」。 他提到陳先生的散文有公案的特色,反襯出作者跳躍性的思考。他以一個四十年讀者的身分,強調出版陳之藩散文集插圖本與註釋本的必要,因為陳氏散文豐富的內 容加上跳躍性的思考,對現今的讀者而言,所有陳先生認為「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其實大家都不知道。他現場舉一例,即是卡比查。卡比查是誰?與盧瑟福的關係 為何?都不清楚。換句話說,陳之藩認為可能使行文累贅的部份,即陳健邦以為註釋本應該補上的部分。由跳躍式的思考所形成的跳躍式的語言,是陳之藩散文的另 一特點。

     我們再來看錢德拉塞卡(S. Chandrasekhar),這也是陳健邦在研討會上舉出的例子。不過點到即止,沒有深究。《思與花開》裡〈難堪的挫折〉和〈求真與求美〉兩篇是從李政道對白矮星的研究,直接切入錢德拉塞卡的故事的。

     李政道一九五○年的博士論文在天文學方面,寫的是白矮星,所以他先到白矮星理論的創建人錢德拉塞卡工作的天文台與其共事過幾個月。錢德拉 塞卡一九八三年獲得諾貝爾獎。得獎原因據陳先生說是他半世紀前對恆星的研究,主要內容是對白矮星的結構和變化的精確預言。是一九三五年年初在英國皇家天文 學會的大會上發表的。就在他宣讀論文之後,當時最炙手可熱的天文學大師愛丁頓反駁了他的觀點,且立時把他的論文當眾撕成兩半。這篇論文實是黑洞的萌芽,經 此震天撼地的一撕,不只黑洞的研究停頓多年,而錢氏遭此公然侮蔑,在英國再也無法立足,只有橫跨大西洋落腳美國。然而他不但忍受了屈辱,而且理解愛丁頓的 火氣是來自他自己根深柢固的成見,而未予以反擊。

     這兩篇散文均寫得清楚,卻不易明白,因為所牽涉的背景知識太複雜。陳健邦所謂的跳躍式的語言,至少有部分理由可能是讀者追不上陳先生在知識上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註釋本的出版似乎有其必要。

     七

     在《散步》一書關乎科學家的文章中,有一組陳氏環繞著楊振寧與李政道而寫。楊、李二人不能不說是中國近代科學史上出類拔萃的人物。而他們早年的相知與日後的絕裂也幾乎成了公眾的話題。可能當時中港台為慶祝楊氏八十大壽,一口氣出了許多楊振寧的傳記,內容類似,只是篇幅不同,繁簡有異而已。既為統一口徑,又何必勞師動眾,浪費讀者的時間?而楊李之間的瓜葛,不論誰是誰非,均屬片面之詞。陳之藩對此千人一面的寫作現象,甚感無味。

     陳之藩既博覽群書,從各種傳記材料中於不疑處有疑,一些原屬朦朧的影子遂逐漸清晰地浮現出來。於是陳氏自己提起筆來。在比興之外,以賦體描摹這些人生片斷。而在細節的表達之上總有一綜合性的看法,陳先生特別喜歡用詩來概括。

     〈橫看成嶺〉宏觀楊氏出生的一九二二年「世界大事」的橫切面,也就是楊氏成長的語境。陳先生在敍述與科學家有關的歷史事實時條分縷析,清楚明白;但最後仍舊以東坡的兩首名詩做結以表明自己的立場。

     一為〈題西林寺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以此總結他所描述的橫切面;一為〈廬山煙雨〉:

     廬山煙雨浙江潮,不至平生恨不消;既至到來無一事,廬山煙雨浙江潮。

     以此綜論中國人在科學史上的進展太慢,相對論的立說與規範場的立論還沒有人用人文的語言作較佳的詮釋。我們發現欲表達綜合的概念,陳氏屢屢用詩。與數學相比,詩的語言似乎不夠精確,然而以其比喻的性質反而更加貼近作者想要表達的真義。     (中)

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11051301/112012051000499.html


碧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2.5.9中國時報  【童元方】

     陳之藩曾說科學與詩很相近,科學界的研究科學,與詩人踏雪尋梅的覓句差不太多。 研究科學即是全世界的人共同唱和一首詩,最好的出來了,大家就另找一個題目。在陳之藩的腦海裡,科學與詩,並沒有什麼分別,均在覓句。用陳氏自己的話說: 「科學原來像詩句一樣,字早已有之,而觀念是詩人的匠心所促成的。」這裡面只是對真的好奇與對美的欣賞。

     陳之藩的散文,尤其是後期出版的四本:《一星如月》、《時空之海》、《散步》、《思與花開》亦當作如是觀。我們從他的文章裡知道他愛詩, 卻遺憾自己不會作詩。他表達自己的工具有二,一是數學,一是散文。他所寫超過一百篇的科學論文,我絕大多數不可能理解,但時常看見他對著方程式寫成的文章 讚歎:「這結果真是太美了。」我頓有所悟。不論他是寫科學論文,還是一般的散文,其實都是在作詩。人皆以為陳氏以科學家的身分寫散文是一令人驚訝的事,好 像科學與人文互不相干。

     實則他是以兩種工具在覓句。

     一

     科學論文屬專業範疇,本可以不論,但陳先生有一篇論文居然是從一封私信的內容激發出來的。

     現世所存米列娃給愛因斯坦最早的一封信,是一八九七年她在海德堡大學當旁聽生時寄到蘇黎世的。米列娃在信中告訴愛因斯坦奈卡谷的景色迷 人,但那幾天總是裹在濃霧中。她什麼都看不見,除了霧,還是霧。對這鋪天蓋地的霧,米列娃的形容是:「荒涼到無限;灰暗到無窮」。但從只有霧的世界聯想到 「無限無窮」的觀念,是洋溢著青春活力的米列娃所併發出來的逼人聰慧。她說:

     我認為人之無能了解無限無窮這一觀念,不能歸咎於人類頭顱結構之過於簡單。人是一定可以了解無限的,如果在他年輕正發展感知能力的時候, 容許他冒險進入宇宙,而不是把他禁錮在地球上,甚至局限於窮鄉僻壤的四壁之中。如果一個人可以想像無窮的快樂究竟是多大快樂,他就會了解無限的空間究竟是 多大空間──我想空間比快樂應該容易理解得多。

     這段話激盪出陳先生二○○二年在美國麻州劍橋所發表的一篇科學論文:「Poetic and Scientific Representation of Infinity: A Wavelet Approach to the Impulse Function」,大概可以譯成:「詩與科學在『無窮大』上的表現方式:以小波方法看脈衝函數」。

     這是由米列娃信中的哲學思考與文學描述,所帶出來的一篇科學論文;而一般散文的語言更是反映了陳先生同時使用兩種工具作詩的特色。而在覓句的過程中,這兩種語言可以互相補足。

     二

     先從〈時空之海──布萊克的一幅畫〉說起。這篇文章本身也是一封信,陳氏從布萊克的畫說到他的詩,再從他的詩中摘出四句,並自譯如下:

     一粒砂裡有一個世界,

     一朵花裡有一個天堂,

     把無窮無盡握於手掌,

     永恆寧非是剎那時光。

     這幾句詩是戴森(Freeman Dyson)最愛引的。他之所以愛引,陳先生以為並非因為詩美,而是因為戴森瞭解愛因斯坦的語言。〈廣義相對論〉只有一個式子,陳在這篇散文裡特別列出來:

     Pμν–1/2gμνR=–8πGTμν

     他接著說,若不用數學,而用詩句來說明愛因斯坦的時空觀,沒有比布萊克這幾句更神似的了。牛頓的時空觀以為時間是無盡的長流,空間是無限的延展。而愛氏的則是:「過去、現在及未來並無區別,只是幻象而已。」〈時空之海〉最後以陸游的兩句詩作結:

     三十萬年如電掣

     斷魂幽夢事茫茫

     八百多年前的中國詩是不是暗合了愛因斯坦宇宙的秘密?

     陳之藩也可以引惠勒(John Wheeler)的兩句話來說明廣義相對論,而這兩句話即使沒有詩的形式,卻有詩的內容:

     空間作用於物質,告訴它如何運動;

     物質作用於空間,告訴它如何彎曲。

     陳先生曾告訴我,愛因斯坦形容他自己建立的方程式,左邊堅實如鑽石,右邊軟弱如蘆葦。由此他想到已隨風而逝的故友巴弧天。巴弧天說, 「『魚戲藻』該對什麼好呢?應該對『鼈爬沙』。因為『魚戲藻』這麼美而巧的句子只能對像『鼈爬沙』那樣又笨又拙的。」陳先生對我說,「『魚戲藻』就是廣義 相對論等號左邊的鑽石,而『鼈爬沙』就是右邊的蘆葦了。」

     廣義相對論從數學式子到布萊克的詩,再到惠勒的佳句;從愛因斯坦對自己方程式的形容再到巴氏戲言,陳先生逍遙而遊,從不同的方向與角度在覓句,已不是他年輕時所說最好的出來了,其他的人就罷唱,而是不斷會有新的佳句出現,他也就繼續享受覓句的過程。

     三

     《散步》這本散文集裡有一輯很特別,收的文章主要是有關科學的題目。除了說「黃金分割」的四篇外,一篇談資料壓縮,是為成大電機系戴顯權教授的書所作的序;一篇說費曼(Richard Feynman)1/243 = 0.004,115,226,337,448的怪數。

     論「黃金分割」的那幾篇,說明由十進位來表示的0.382與0.618兩個數字,若以二進位來表示,會得到「對稱」的圖形。換言之,黃金 分割以二進位來表示時,呈現出對稱之美,兩數之間是鏡面對稱,而一數發展開來是平移對稱。這幾篇文章發表的時候,曾引起極為熱烈的討論,而對一些質疑,陳 先生又很幽默地引出列子「取金之時,不見人,徒見金」的故事來自嘲。對陳先生而言,任一問題在他思考、探索的過程中,不論是古是今,是中是外,是科學,是 人文他都能予取予求,自由運用。譬如講費曼那個怪數的文章卻是從何其芳的詩句開始的:

     上帝既然創造了夜令人安息,

     就不該再創造令人無眠的月光。

     把失眠的原因從費解的數字轉為天宇的月光,給乾枯的話題立時點染出詩意。其實何其芳的原句是這樣的:

     神啊,你創造黑夜是為了睡眠,

     為什麼又創造這月亮,這群星,

     這飄浮在唇邊的酒樣的空氣?

     陳先生少年時欣賞其詩中意象,不知不覺記住了,但卻在無意間替人改了文字,只是這改動竟比原詩更精煉、更簡潔。

     說明資料壓縮的必要,陳先生可以從今日信息的頻繁傳遞與大量堆存回溯到《史記》的寫作方式。書寫的過程是信息的傳遞,而儲存則在於「藏之名山」的竹簡。資料壓縮的方法是以精純的文字來節省竹簡的空間,而後人閱讀的 工具則是古文的認識與理解,所以讀史可以視為編碼解碼的程序,而竹簡如晶片,所寫的字則是位元了。這樣貫通古今的思考方式,可以從電腦的科技發展追究到上 古史的寫作,因而悟出竹簡到晶片是工具在變,而傳遞與儲存的思想其實並沒有改變太多。陳先生散文的語言縱浪大化之中,並沒有什麼科學與人文的區別。

     四

     又有一次,陳之藩帶著電腦數據與圖表,特地從台南到香港來看楊振寧,為的是討論與狄拉克(Paul Dirac)的單衝函數有關的一個問題。他想到單衝函數之為工具,帶我們走向相對的量子世界,而電腦的出現,坐實了狄拉克發明的各種符號。陳先生想知道在 電腦世界中,單衝函數是否還有增益的可能?

     那一天是一九九九年的十二月八日。陳先生為當天與楊振寧的見面寫了一篇日記,發表時的題目就叫做〈日記一則〉。整個討論似乎應專注於單衝 函數的,陳氏卻以楊先生的一句話帶過了:「單衝函數在量子力學上應用的並不多」;轉而以自己的青少年時期來反襯楊先生的,背景則是對日抗戰大時代的漫天烽 火。這一篇散文帶著自傳的性質,也是第一次我看見他形容楊為「天上的彩虹,漂漂亮亮的」;而自己為「地上的溪水,曲曲折折的。」陳氏這比喻非指成就的高 低,而是指彩虹環境的單純與溪水遭遇的複雜。這複雜二字是他對自己人生的感慨,蘊藏著千般未曾言說的坎坷與辛苦,但也僅止於此二字了。這篇文章是這樣結束 的:

     掛上電話,並未拉上窗簾,外面是萬點晶瑩;不是繁星在天,就是燈火在地。時與空已化為混沌,夢與醒漸分不開。狄拉克的圖線又襲來腦際。睡了。

     從香港沙田旅館小屋這一定位,視野拉開了、拉遠了,至於無窮無盡,讓人忘卻自身。然而單衝函數的圖與線卻在萬點晶瑩中出現,撞擊小屋中人 的腦袋,而他卻睡了,再也不想那個科學問題了。從開頭的單衝函數,畫了一個圓,到結尾的單衝函數,中間是兩人的一生。起伏跌宕之處,有如神來之筆。

     五

     陳之藩早期的散文,比如《旅美小簡》,語言華麗多姿,而情感澎湃,沛然莫之能禦。問題思考的層次分明,表達的手法漂亮,展露出陳氏在文學 創作上的才華,機鋒處處。但後期的作品,尤其是《思與花開》中的文章,一如滿天的華采隱隱收攏在浩渺的煙波之中,清光凝定的氣派,令人想起「餘霞散成綺, 澄江靜如練」。

     有一篇文章,題目叫〈背誦與認識〉,如此不具特色的標題,很難想像會是什麼樣的內容。但絕對想像不到的是,陳先生從杜牧的一首詩說到「相」(Phase)的物理意義,竟是一個認知上的大問題。這首詩是大家從小即朗朗上口的: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如此眾所周知的一首詩,又有人不明白季節既曰清明,又怎麼會雨紛紛呢?多年後有香港中文大學電子系的學生聽了楊振寧的講演,說楊所講的「相」他會算,但是不懂,求教於老師。陳則想出來用這首詩去解釋「相」:

     本該天氣清而明的,卻雨紛紛了;也就是下一個節氣的「穀雨」超前到了。在中國的醫學或科學上,不論超前(Phase lead)或落後(Phase lag)都是時令不正,會有災變發生。該冷時不冷,該熱時不熱,生物不能適應,植物可能枯死,動物可能鬧起瘟疫來。而我們控制學上常以改換「相」為利器來 糾正系統以利正常運行。……(上)

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11051301/112012050900499.html


碧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近日一會兒豔陽高照,一下滂沱大雨。忽冷忽熱,出門實在不知該怎麼辦。

某日,難得的在近午時分、「城」門路口,於學生暱稱為「護城河」(因為排水系統有夠爛,只要來個久雨暴雨,門前便惡水橫流。然此門卻是上下學的必經之地,每每只能看著水漫雙足,望「洋」興嘆。總是得經過一番猶豫掙扎,其後依然只能咬牙「勇」往直前。)的馬路上看到一「心型」的水窪。由於在此之前,看到學生分享出遊所見,其中便有一楨「台灣地圖」(也是水窪),是以我也來個共襄盛舉,與之遙遙呼應。

生活處處有發現,平居偶會有驚奇。「護城河」乾了之後,留下的唯有純乎一「心」。

DSCN7270  

如果一開始你看到的是惡魔雙角,那我也只能說:你好邪惡啊!

 

碧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ETtoday   2012/5/5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古埃及人到底有多聰明?最新的證據顯示,早在3200年前他們就已透徹了解一顆俗稱為「惡魔之星」的恆星,而且還以不可思議的方式對這個恆星做精密計算,為現代科學家的研究提供了新方向,「惡魔之星」距離地球約93光年。

天文學家約翰.古德里克(John Goodricke)在1783年指出天文學上的雙星系統模型,即兩顆恒星相互圍繞著旋,他同時發現「惡魔之星」的存在,這顆恆星在現代天文學上稱為英仙 座β星,由於相互圍繞著對方旋轉,週期性地阻擋了伴星的光線,這也是第一次將雙星系統理論化。傳統上認為,古德里克是最早提出理論的人,但其實古埃及人早 已有所發現。

古埃及人熱愛觀星,而且邊看星星還會邊做筆記,隨時注意天空的變化,透過紀錄星星的移動,他們會占卜預測未來是否會發生好事或不幸。芬蘭學者研究了 開羅的日曆,雖然日曆早已斑駁損壞,但就可讀的部分顯示,早在西元前1200年埃及人就以觀星紀錄一年的好壞日子,他們不僅做出結論,還計算恆星的內部運 行機制,甚至製作圖表。

在開羅日曆中存在著兩個週期迴圈,其中一個持續29.6天,與農曆的週期完全一致,另一個則是神秘的2.85天週期。赫爾辛基大學的研究人員將這個 週期歸結為「惡魔之星」雙星系統週期,根據現代天文學觀測發現,「惡魔之星」恆星系統共有三顆恆星。第三顆恆星距離另外兩顆較遠,相互距離最近的A星與β 星,它們之間的距離僅是地球到太陽距離的一半,而第三顆與它們則有6倍的距離。

現代天文學「惡魔之星」計算至今僅200年,才得出2.867天的旋轉週期,某個程度上應該感謝古埃及人,因為他們當時早已精確計算出「惡魔之星」的旋轉週期是2.85天。

http://tw.news.yahoo.com/%E6%97%A9%E7%9F%A5-%E6%83%A1%E9%AD%94%E4%B9%8B%E6%98%9F-%E5%8F%A4%E5%9F%83%E5%8F%8A%E4%BA%BA%E7%B4%80%E9%8C%84%E6%97%8B%E8%BD%89%E9%80%B1%E6%9C%9F2-85%E5%A4%A9-040400940.html



碧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法新社 – 2012年5月2日 上午12:50

(法新社巴黎1日電) 最新研究指出,在6500萬年前小行星撞擊地球,毀滅恐龍長期主宰的地位前,大型草食性恐龍的數量就已經減少。






小行星撞地前 恐龍已江河日下


美國與德國科學家得出的這項研究結果,並未質疑大量滅絕戲劇性終結白堊紀的情況。


不過他們認為,恐龍王國或至少是部分恐龍,並非如同一般假設那樣,在其黃金時期因隕石撞擊而滅絕。


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American Museum ofNatural History)古生物學家布魯薩特(SteveBrusatte)告訴法新社:「很多時候,人們想到恐龍滅絕時就會說:『喔,是小行星害的…恐龍本來活 得好好的,小行星飛來,毀滅了所有恐龍』。」


他說:「我想,我們現在可以說,它可能更複雜。有些恐龍活得好好的,不過也有一些像是這種大型草食性恐龍可能正面臨麻煩。」


他說:「在小行星撞擊前,那是已經歷過許多改變的世界。事情沒有我們想像般單純與美好。」


這項研究比較150種不同陸棲恐龍的骨骼結構,觀察牠們如何隨著時間演變,這個想法是要了解物種生存時,數量是增加、下降或穩定。


根據此標準,大型草食性動物,特別是有角與鴨嘴恐龍,在白堊紀最後120萬年期間,變得越來越不多樣化。


布魯薩特說,這種4腳巨型動物「變得跟彼此越來越像,牠們失去多樣性。通常,在解剖結構上看到像是這樣的變化大幅減少時,就表示這個群體有問題。」


他解釋指出,多樣性增加的群體,生存機率會升高,因為牠們可以增添新棲息地利基,或適應變遷情況。


不過,研究人員說,如果大型草食性動物的數量在白堊紀末期時下滑,肉食性恐龍與中型草食性動物就會茁壯生長。


布魯薩特說:「現在我們可以確定的是,當小行星撞擊與那些火山開始爆發時,它們所衝擊的並非完全沒問題的世界,那不是在撞擊靜止世界。」


他說:「當時,至少有一部分恐龍,正經歷重要演化改變,至少這些草食性動物正在減少。」


他說,牠們數量下滑的原因不清楚,不過「可能與生態有關」。研究結果發表於「自然通信」(NatureCommunications)期刊。(譯者:中央社張曉雯)





http://tw.news.yahoo.com/%E5%B0%8F%E8%A1%8C%E6%98%9F%E6%92%9E%E5%9C%B0%E5%89%8D-%E6%81%90%E9%BE%8D%E5%B7%B2%E6%B1%9F%E6%B2%B3%E6%97%A5%E4%B8%8B-165005801.html

碧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由時報 –2012年5月3日


〔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報導〕科學家分析在阿爾卑斯山區冰封5000多年的天然木乃伊「冰人奧茲(Iceman Oetzi)」遺體,不僅在其體內發現世界最古老的血液,也從血液分析中證實,奧茲當年背部中箭後撐了一段時間才死,推翻先前奧茲中箭後立即死亡的理論。


德國慕尼黑大學團隊使用奈米級方法,分析從奧茲體內取得的古老血液。他們使用所謂的原子力顯微鏡(atomic force microscope),將影像分解成僅有奈米大小,從中發現典型甜甜圈形的健康紅血球細胞。


為確定他們發現的不是蛋白質,也不是細菌,團隊又利用研究晶格及分子的拉曼光譜儀(Raman spectroscopy)驗證,確定他們發現的東西裡有血紅素與血纖維蛋白,確實是紅血球細胞。


領導研究的辛克表示,由於血纖維蛋白只有在新鮮傷口才會發現,這項發現也同時推翻了奧茲中箭後立刻死亡的理論。奧茲的遺體在義大利阿爾卑斯山區冰封 5300多年後,1991年才被2名德國登山客發現。科學家多年來利用高科技方法分析,推斷出奧茲死時年約45歲,身高約160公分,體重約50公斤,有 棕色眼睛與頭髮,對奶製品過敏。奧茲遺體現存於義大利波札諾的「南塔羅考古學博物館」。


冰人詛咒?7人死於非命


研究也發現奧茲肩膀有箭傷,雙手、雙腕及胸膛也有傷痕,顯示冰人曾與敵人打鬥,並負傷逃走,因失血過多而死亡。奧茲被發現迄今,至少已有7名相關人士死於非命,因此有說法指冰人存在詛咒。



http://tw.news.yahoo.com/%E5%86%B0%E4%BA%BA%E5%A5%A7%E8%8C%B2-%E7%99%BC%E7%8F%BE%E6%9C%80%E5%8F%A4%E8%80%81%E8%A1%80%E6%B6%B2-203151225.html






碧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夏玲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2012年5月2日

逢甲大學蔡宜壽教授的研究團隊成功地以物理方法結合非化學液相剝離法,可以大量製造單層石墨烯片,2日宣布未來石墨烯將取代電腦晶片,已引起業界的矚目。 

蔡宜壽教授表示,他們的研究團隊簡單地利用每公斤約新臺幣1000元的材料成本即可製造出目前市價每公克11萬新臺幣以上的石墨烯片,未來更可降低至每公斤幾千元臺幣。

蔡宜壽教授指出,石墨稀是碳的新形式,由單層原子組成,排列成蜂窩般的格子狀。雖然這種物質在化學上來說相當簡單,但它的強度、導電性與散熱性能特佳。這是取代半導體晶片的絕佳材料,這也說明了為什麼IBM與英特爾等大廠要花大錢投資在這種只存在微小薄片上的材料。

目 前工業上,如晶片面板廠商,所普遍製造石墨烯的方法為化學氣相沉積法(CVD),但CVD須具備三種條件才能製備石墨烯,分別為:碳源、生長基板(鎳或 銅)和生長條件(壓力、溫度和時間)。不但生產成本高(1公克11萬元台幣),且經濟效益低。CVD製程的溫度約要1000 ℃左右,雖然已經比天然石墨必須經過 2300 ℃的溫度低很多,但若要工業化生產,耗能還是太高。

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英國曼 徹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Manchester)物理學家安德烈•海姆(A. K. Geim)和俄國切爾諾戈洛夫卡微電子理工學院(Institute for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的諾沃謝洛夫 (K. S. Novoselov),兩人因「在二維石墨烯材料的開創性實驗」研究而獲獎。兩組物理團隊共同合作,首先分離出單層石墨烯。他們將石墨片放置在塑料膠帶 中,摺疊膠帶粘住石墨薄片的兩側,撕開膠帶,薄片也隨之一分為二。不斷重複這一過程,就可以得到越來越薄的石墨薄片,而其中部分樣品僅由一層碳原子構成 ——石墨烯。通常,石墨烯會隱藏於一大堆石墨殘渣中,很難會如理想一般地緊貼在基板上;所以要找到相當數量的石墨烯,猶如大海撈針。

蔡宜壽教授說,如今他們的研究團隊研究出的石墨烯不但可大量製造,還掌握整個商廠技術,且可掌握它的大小,及運用在導電度上,未來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至少已先跨出了一大步,預定五到十年內臺灣將會進入石墨烯時代,屆時也將掀起另一次的產業革命。

今天現場並展示石墨烯25公克成品,市價價值275萬元。逢甲大學表示,目前已引起臺積電、聯電、鴻海、友達、永光、長興化工等企業矚目。

 

http://tw.news.yahoo.com/%E7%9F%B3%E5%A2%A8%E7%83%AF%E5%B0%87%E5%8F%96%E4%BB%A3%E9%9B%BB%E8%85%A6%E6%99%B6%E7%89%87-%E9%80%A2%E7%94%B2%E9%87%8F%E7%94%A2%E6%88%90%E5%8A%9F-091637249.html


碧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廣新聞網 – 2012年4月30日 

 

挪威的研究人員,在一個湖泊淤泥中,發現一種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體,這種單細胞生物大約形成於十億年前。

 

挪威奧斯陸大學研究人員,透過顯微鏡觀察這種單細胞生物體二十多年後宣布,他們發現的是生命樹上不為人知的一個分支,這種生物不屬於任何一種已知生物體, 也就是說,它不是動物,不是植物,不是寄生蟲,不是真菌,也不是藻類。研究人員還創出專有名詞來為這種生物體命名。(Collodictyon)

 

研究人員說,它生活在湖泊中,以捕食藻類為生,不易發現,獨一無二。它有四條尾巴狀的鞭毛,體長30微米到50微米。

 

科學家說,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現一種比它們更接近生命樹根部的物種。這一發現可能有助人們了解幾億年前地球上的生物樣貌。

 

http://tw.news.yahoo.com/%E6%8C%AA%E5%A8%81%E6%96%B0%E7%99%BC%E7%8F%BE-%E5%9C%B0%E7%90%83%E6%9C%80%E5%8F%A4%E8%80%81%E7%9A%84%E7%89%A9%E7%A8%AE-081349959.html

碧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 本報訊 | 中時電子報 –2012年4月25日 

工商時報【本報訊】

 

美商蘋果股價近期在突破6千億美元市值後連跌多日,每股失守600美元關卡,高處不勝寒。在此同時,支撐蘋果高獲利的龐大供應鏈,也正面臨血汗工廠 與環保污染的連串檢查。蘋果創辦人賈伯斯死後半年,世人雖然繼續擁抱蘋果產品所創造的驚喜與便利,卻也開始省思長期啃蘋果的「副作用」,不僅僅關乎供應鏈 運作機制與權利分配的合理性,更在於以蘋果為首的科技業創新,到底把世界改變得更美好,還是弊亦隨之,甚至終將招致弊大於利的後果?

 

如果說20世紀末的科技世界,是由Wintel(微軟與英特爾)引領風騷,那麼21世紀以來的這十餘年,則無疑是蘋果呼風喚雨的年代。從2001年 iPod問世迄今,蘋果創辦人賈伯斯透過歷代iPod、iPhone、iPad,在全球發動了一場「耳眼手」革命。當蘋果資通訊產品變成比家人還親的隨身 必需品,使用者彈指間就可連上天涯海角,人類社會的互動模式也有了顛覆性改變。

 

數年前當蘋果手機剛嶄露頭角,iPhone物以稀為貴,人們的問話是讚嘆句:「你有iPhone噢?」時至今日,iPhone風靡全球,幾乎成了制 服機,人們的問話變成驚嘆句:「什麼!你沒用過iPhone?」從非主流到躍居大主流,蘋果搭配豐富多元的iTunes、成千上萬的App,日復一日,滲 透到更多世人的視聽感觀中,賈伯斯也順理成為改變世界的一代宗師。

 

當然,改造21世紀科技生活的,還有標榜不為惡的Google、以社群分享為初衷的Facebook,以及帶動數位閱讀的Amazon等等新貴。但蘋果軟硬兼施的高強本領,足堪新世紀科技世界的代名詞。

 

以蘋果為首的新世紀科技創新,利與益顯而易見:創新者因此享有極高的聲名與富貴;使用者在食衣住行育樂等各面向,獲得「揮之即來」的滿足;有志者則 對網路科技寄予厚望,希望藉此縮短城鄉差距、知識鴻溝,進而改善社會。例如泰國政府最近就準備斥資16億泰銖,為小一生配備平板電腦,以期從小提升數位學 習的效率。

 

正因為科技創新的利與益顯而易見,世人很容易忽略,甚至刻意忽視其弊。以往,Wintel餵食太多硬體與作業系統,導致消費者有時消化不良,業者也 不時踢到鐵板。現在,蘋果創造了一個封閉的「懶人包」體系,讓使用者貪圖科技便利而難以自拔,芸芸眾生看似選擇變多,其實已臣服在賈伯斯天縱英明之下,也 就自然而然跟著蘋果越來越快的換機時程起舞。

 

對於Wintel與蘋果體系而言,驅動換機潮,是在商言商,無可厚非。台商甘於微利為品牌大廠代工,也是願打願挨,無關對錯。但消費者買帳,換機頻 率加速,改變了3C產品的「耐久財」屬性,鼓舞了「用後可拋」的科技創新與消費文化,卻也導致更多人力物力的不必要浪費,此其弊之一。血汗工廠與環保污染 的指控, 正是由此延伸而來。

 

當人們仰賴科技便利成癮,就極可能被科技工具所駕馭,此其弊之二。S世代(Screen generation)與低頭族等新語彙,正是世人役於科技的最新寫照。你我周遭不乏:1、一早起床先跟iPhone、iPad(而不是跟家人)打招呼的 人;2、成天抓著智慧手機檢視郵件或上臉書打卡兼打屁的人;3、出門旅遊,盯手機比看風景興趣高的人;4、餐敘聯誼,寧可傳簡訊也不當面溝通的人;5、同 桌吃飯,媽媽聽著iPod、拿iPad當奶嘴安撫小孩、爸爸不斷滑動iPhone的一家人…。實例之多,不勝枚舉。

 

當S世代與低頭族勢力越來越龐大,這個社會將慢慢失去用心、耐性與溫度。取而代之的將是人際關係的冷漠、學習方式的速食化,以及對真實世界的冷感。若果人類社會發展到此一境地,與賈伯斯苦心營造之訴求:「人文與科技的交會口」,相差又何止千里!

 

相對科技創新的短利可觀又可期,或許此刻擔心科技創新會弊大於利,是杞人憂天,但科技創新絕非保健諺語所謂「一日一蘋果,醫生遠離我」那麼美好單 純。任何科技工具本身都是中性的,是人性使其產生偏差;要矯正役於物的偏差,關鍵還是在於使用者能有抗拒過度誘惑的體悟,以及防微杜漸的決心。

 

 

 http://tw.news.yahoo.com/%E7%A4%BE%E8%AB%96-%E8%98%8B%E6%9E%9C%E6%94%B9%E8%AE%8A%E7%9A%84%E4%B8%96%E7%95%8C-%E8%AE%8A%E5%A5%BD%E9%82%84%E6%98%AF%E8%AE%8A%E5%A3%9E-213000390--finance.html


碧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ETtoday  2012/4/29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考古迷人之處在於能夠挖掘古人的生活足跡,抱持著好奇與冒險的心態,考古讓人類對於未知的領域多了不同的視野,日前有專家在馬祖發現「亮島人」骨骸,這不僅是台灣所發現最早的人骨,也是閩江流域發現最早的新石器時代人骨,可謂意義非凡。

其實要說到非凡的考古發現,就不得不提美國知名雜誌《考古學》,因為該雜誌每年都會統計過去一年世界的考古新發現,以2011年來說,就有9個國家上榜,包括約旦發現世界第一座建築物、瓜地馬拉挖到貴族陵墓、中國發現2000多年前的飯菜及麵條等。

1英國:維京人千年船棺

這座16英呎長的船棺去年在蘇格蘭的阿德納默亨海岸(Ardnamurchan)被發現,裡頭葬著的是名維京人,死亡的時間超過1000千年,根據船棺上陪葬的飾品有佩劍、盾牌、長茅與斧頭等武器,推測死者身分可能是位高級將領。

2.約旦:新石器時代人類遺址

考古學家在約旦南部的費南(Faynan)谷地,發現面積約418平方公尺的遺址,推測這個遺址距今約1萬1700年前,這個時期是人類從採集社會轉變到農業社會,也就是新石器時代。目前,這個遺址被命名為075,專家認為,新石器時代人類可能先在此地挖坑,再用泥漿混合物成圓形大牆。

3.南非:古猿化石

這個古猿化石距今約220萬年前,在南非的馬拉帕(Malapa)洞穴裡發現,經過化石掃描後可以在上頭看到薄薄的礦物層,推測是古猿的皮膚殘骸。這個古猿化石的發現可謂考古學的一大突破,因為至今還沒有人挖到原始人類皮膚的化石。

4.捷克:首隻訓化犬化石

過去專家一直認為,人類約在1萬4000年前開始養狗,但在去年終於在捷克發現證據推翻這個猜測。這批馴化犬的年代可追溯到距今3萬3000年前,特徵是有著短而寬的鼻子,以及大頭蓋骨。

5.瓜地馬拉:馬雅女貴族化石

拜盜墓者沒發現這個陵墓所賜,考古學家在瓜地馬拉發現瑪雅女貴族的墳墓,時間約在公元2-3世紀。這個墓室裡有具約1300歲的骸骨和貴重陪葬品。 此外,考古學家透過這個墓室的一條裂縫,挖到另一個墓穴,這個墓穴比起前一個規格更大,且從位置來看死者身分可能是貴族,其所屬的家族統治時間近500 年。

6.奧地利:古羅馬角鬥士

學校透過地雷探測器,考古學家在奧地利的古羅馬城市卡農圖姆(Carnuntum),發現一所鬥士學校遺址。卡農圖姆是座興盛的城市,居民約有5萬人,這個學校年份約在西元4世紀,是目前全世界發現的第四大鬥士學校,裡面有庭院、訓練區、宿舍以及墓地。此外,透過地雷探測發 現,這座學校還有負責的人行步道,以及地板供暖系統。

7.中國:2000多年前的飯菜

在陜西和新疆的兩個墓穴內,考古學家發現了古代飯菜,分別盛放在銅制容器和黏土罐中與死者一同下葬。在陜西的一座戰國墓中,考古學家發現了古人做的湯,湯已非常渾濁並且變成綠色;在新疆的蘇貝希墓則發現了有著2400年歷史的小米麵條,保存良好。

8.祕魯:戰爭是早期國家形成的證據

考古學家在祕魯的喀喀湖(Titicac)北端,找到戰爭是早期國家形成的重要證據,在一個名為「塔拉科(Taraco)」的地方,發現了35公尺長的灰燼與碎片,從灰燼與碎片來看,塔拉科曾發生過火災,時間約在西元1世紀,大火影響居民的工作形態,從石造房屋轉為田地農耕。同時,鄰近的居民領地卻 擴增60英呎,出現了國家社會的特徵。

9.夏威夷:捕鯨船

19世紀美國的捕鯨艦隊拓展疆界,還改變了當時太平洋周邊國家經濟,或許是這支艦隊實力強大,至今從未發現船隻的遺骸。直到去年,考古學家在夏威夷海域發現一艘捕鯨船的沈船遺骸,推測沉沒時間是1823年。


http://tw.news.yahoo.com/%E5%B0%8F%E7%B1%B3%E9%BA%B5%E6%A2%9D-%E9%AA%A8%E9%A0%AD%E6%B9%AF-%E6%8F%AD%E5%AF%862000%E5%A4%9A%E5%B9%B4%E5%89%8D%E5%8F%A4%E4%BA%BA%E9%A3%AF%E9%A3%9F-013300475.html;_ylt=AsM7TM_CI9baPGUiHM_5up7lBdF_;_ylu=X3oDMTQwczYwanV0BG1pdANUb3BTdG9yeSBUZWNobm9sb2d5U0YEcGtnA2VlMWM4NzUyLTY2NTktMzQxNC05OGMzLTU3OWQ3MWQzNzcyNwRwb3MDMTAEc2VjA3RvcF9zdG9yeQR2ZXIDYzRkMTMyNzgtOTFlOC0xMWUxLTlmMWQtMzdhZTE4ZmNkYzg3;_ylg=X3oDMTF2aXU4M3J1BGludGwDdHcEbGFuZwN6aC1oYW50LXR3BHBzdGFpZAMEcHN0Y2F0A.enkeaKgARwdANzZWN0aW9ucwR0ZXN0Aw--;_ylv=3

碧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ETtoday –2012/4/29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中國古代星象學家到底是如何準確觀測天文?又是利用什麼儀器來測量節氣?這兩個問題在4月分有了最新發展!早在1977年,大陸安徽阜陽市出土的西 漢文物中,曾發現「不知名漆器」、「兩個圓盤」、「式盤架」,當時沒人知道這些物品的功用為何,經過大學教授石雲裏與當地博物館2年多的合作後,發現了隱 藏在2100多年前的秘密,原來這些全是全球最古老的天文觀測儀。

 

        中科大科技史與科技考古系教授石雲,近年來致力研究從阜陽西漢汝陰侯墓中出土的幾件文物,結果在日前出爐,不少中外學者都為之訝異。當初出土的眾多 古物中,有太乙九宮占盤、二十八宿圓盤和六壬栻盤等等,被稱為考古史上最早的天文設備,但兩件被命名為「不知名漆器」和「式盤架」的作用則始終不明朗。

        石雲裏教授與研究團隊花了兩年多時間,發現這兩件古物的秘密。根據《合肥在線》的報導,經過計算分析表明,汝陰侯墓的「式盤架」,判斷是用以支撐二 十八宿盤,二者搭配,就夠成一組「赤道式觀測儀」;這樣的發現與漢代文獻中記載的「圓儀」特徵非常相似,可判定汝陰侯墓中出土的「式盤架」,絕對與觀測天 象有關。

        過去的歷史上,不少人誤認為東漢張衡製作的渾天儀,就是中國最早觀測天象的儀器,但在阜陽西漢汝陰侯墓中出土的「式盤架」,結合一併發現的二十八宿圓盤,就可算出天空中每個星象間的距離,進步的程度,比東漢渾天儀至少早了200多年。

        相對於「式盤架」屬於夜晚,「不知名漆器」則是白天的天文儀器。「不知名漆器」命名就因當初不明瞭作用而來,但造型精巧,絕對是當代工藝極致成就, 其中更包含不少現代天文學知識。奇特的造型上有幾個特殊點位,是人工設定,附加特別裝飾。研究團隊發現,如果將「不知名漆器」安放在漢代的長安或者是阜陽 地區,只要每逢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個重要節氣的正午時分,太陽投射的黑影剛好就會落在點上,因此判斷「不知名漆器」就是一具可判斷節氣的「圭表」。

        現存最早的圭表實物,是1965年江蘇儀征石碑村東漢墓出土的「銅制圭表」。西漢汝陰侯墓中發現的漆器圭表,則刷新了圭表的出現年代,並再次證明西漢時期的天文科技起,早就有不輸東漢,甚至更高的天文觀測水準。

 


http://tw.news.yahoo.com/%E8%A5%BF%E6%BC%A2%E5%8F%A4%E5%A2%93-%E4%B8%8D%E7%9F%A5%E5%90%8D%E6%BC%86%E5%99%A8-%E7%82%BA-%E5%9C%AD%E8%A1%A8-%E5%88%B7%E6%96%B0%E5%8F%A4%E5%A4%A9%E6%96%87%E7%B4%80%E9%8C%84-073900090.html

 

碧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鑑於要求歌唱檔時,許多人都錄成amr檔,但是學校電腦(舊~~)並不支援,以致無法讀取。

因此提供網友所推薦的線上程式。如果你已經找到其他轉檔工具,就不用理我這篇了。

以下為教學網頁((請點我))


碧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我想遠望又不能時,便會在電腦桌面上放上這張照片。

雪霸國家公園入口旅客管理中心     
 

依稀記得這是在雪霸國家公園旅客中心晃的時候,隨手拍的。(向來我隨手拍得的照片,其效果永遠比我刻意構圖拍的照要好上許多)

那兩根柱子看來頗有日本鳥居的影子。

最重要的是,陽光很好,山峰很亮,天很藍。一整個心曠神怡啊!

讓我困守又鬱悶的心,稍得舒展。

 

碧人2012/4/28

碧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分享讀書方法及入學技巧的平台「陽光書菜湯」

http://freestudymethod.blogspot.com/

這是忠明畢業學長姐所創建的免費平台,雖然才在草創初期,也不知能維持多久。

不過,裡面對於各科(我只看國文科準備)的讀書方法、技巧訓練等分享,我覺得還滿實用的。

不知道怎麼讀國文的,可以參考過來人經驗,並挑撿出最適合自己的方式。

裡面也有考前衝刺期的準備喔!

提供給大家參考。

本文同步發表於國文科部落格。

碧人2012.4.28

碧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感時篇/「不管是什麼,我都反對到底!」

【聯合報 2012.04.26 】       

文\張作錦

佛里曼說這是美國衰落的政治原因,但它更像台灣的致命痼疾。

本文標題「不管是什麼,我都反對到底」,是引述湯瑪斯‧佛里曼的話。

台灣讀者對佛里曼應不陌生,他是《紐約時報》專欄作家,曾經拿過三座普立茲新聞獎,他的著作如《世界是平的》、《世界又平、又熱、又擠》在台灣都暢銷一時,他也多次來台訪問和演講。

去年下半年,他與朋友合寫一本新書《我們曾經輝煌》,討論「美國在新世界生存的關鍵」。在全球各地,包括台灣,再度受到注意。

美國既是「曾經輝煌」,似乎表示現在「不夠輝煌」了?或者換個字眼,「開始衰落」了?佛里曼坦白承認這一點:「美國生病了,無論在經濟或政治上都是如此。我們想藉由這本書解釋美國何以落入今天的境況,以及應該如何脫身。」

那麼,「政治上」的「病」是什麼呢?書中有一章的標題是〈不管是什麼,我們都反對到底!〉,在這章裡,擅長娓娓道來的佛里曼,講了一則故事:他的朋友辛普 森,1979至1997年曾任懷俄明州共和黨籍參議員。幾年前他回到參議院串門子,碰到交情不惡的阿肯色州民主黨籍參議員邦普斯,他走過去給他一個擁抱。 一位共和黨參議員就告訴他不可以這樣,「邦普斯是民主黨的,且是狂熱的自由主義分子,你不該去擁抱他。」

於是佛里曼有感而發:「以前情況不是這樣的。當然,兩大黨間的政治兩極化,甚至相互敵對,並非始自今日。可是今天美國政治體系不僅僅比辛普森在任時更兩極 化,而且癱瘓了。這是許多因素共同造成的。過去各擁自由主義與保守主義的兩大黨,現在幾乎已經成為兩個意識形態陣營,所以在政治上的立場比過去更加歧異。 他們的核心議題都是在上個世紀形成的,並未與時俱進以迎接本世紀的挑戰。而偏頗私利的選區劃分,獨厚堅守意識形態的狂熱黨派分子,溫和的務實派人士反而吃 虧。今天的政治動脈已經被擁有超強勢力與超多資金的利益團體阻塞住了。新媒體的出現放大了最響亮、也最具黨派之見的聲音;對政治的報導就像運動新聞一樣, 唯一重要的是誰贏了今天的比賽。最糟的是,我們已經沒有強大的外敵來喚起我們的使命感,讓我們全國團結一致。」

佛里曼這裡所說美國政治制度的缺點、意識形態的狂熱、利益團體勢力的龐大,以及政客和媒體的短視與不識大體,我們台灣不也是一樣的嗎?「最糟的是」,我們雖有「強大的外敵」,卻也未能「喚起我們的使命感,讓我們全國團結一致」。

想看看台灣「反對到底」都是些什麼嗎?遠的不說,請數一數最近的事例:一國兩區、和平協定、ECFA、陸生來台、美牛、證所稅、油電調漲、核能電廠、都更 計畫,連總統訪問非洲友邦都罵那是「雞肋」。總之,反對的項目族繁不及備載。一個對國家和選民負責的政黨和政治人物,一定會對執政當局的某些施政持反對態 度的,因為那就是民主制衡的設計。但一個對國家和選民負責的政黨和政治人物,也一定會對執政當局的某些施政給予支持與合作,因為政府必然會有一些好的政 策,有益於國家發展和人民福祉,怎能不問青紅皂白一體反對?台灣這幾十年來,我們能舉出幾件國家的大政方針,是由兩黨或多黨合作完成的?這就難怪新加坡把 台灣國際競爭力衰退引為炯戒了。

台灣那些「不管是什麼,我都反對到底」的人,看了佛里曼的這本書,可能私心竊喜,原來美國也是這樣的,誰還能批評我們?

但是,美國雖有些「反對到底」的人,但也有「有識之士」如佛里曼者,敢於自省,敢於揭自己的瘡疤,他的同胞對此非僅不以為忤,反而給他們掌聲,願意檢討改進。台灣誰有勇氣寫這樣一本書?若真寫了,會有人理嗎?有人理你也一定是斥責你「不愛台灣」


全文網址: 感時篇/「不管是什麼,我都反對到底!」 | 聯副‧創作 | 閱讀藝文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READING/X5/7052435.shtml#ixzz1tD1pbjcr
Power By udn.com
  


碧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商業週刊\專欄部落格
 
 撰文者:Joey Chung (鍾子偉)

去年年底我受邀去一間醫學大學對一群大四學生演講。在兩小時的演講結束後,一個年輕男學生上前走向我。

「我需要你的建議。我現在是醫技系大四生,但我很討厭我們系,已經討厭四年了。我曾經想當醫生但成績不夠好,而最接近的系就是醫技系。我在畢業後該如何追尋我的夢想,並進入醫科?」

「OK。你現在成績如何?你或許可以在台灣考學士後醫科,如果成績夠好的話你可以直接去申請國外的醫學院。」

「我成績很爛,都是剛好低空飛過而已,因為我根本對本科沒興趣,所以我想這大概不太可能。」

好像有些地方怪怪的。

「OK,在我們決定要怎麼做之前,或許我們要先問:你應該去做嗎?為什麼你想要當醫生?」

讓我驚訝的是,他頓了頓並咕噥幾句後,最後終於說:

「這是我家人的期待,而我知道那是我的興趣。」

是,但你怎麼知道那是你的興趣?你怎麼知道那符合你的個性、優點和缺點?在過去四年中,你有修過醫學系的課試試看嗎?

沒有。

你有去旁聽過醫學系的課嗎?

沒有。

你有去讀一些醫學系的課程大綱或是教科書來了解一下他們到底在學什麼?

沒有。

沒有?完全沒有?在一個你完全沒有興趣的系念四年之後?那不要說你要如何進去醫學系了,你怎麼知道那真的就是你的興趣?

他無法回答。

這讓我想起了之前有次跟一個高中朋友的對話。那是大四下學期已經快要畢業的時候。我準備要去當兵,而他在補習一年之後,已經考上了醫務管理研究所,這也是他大學念了四年的科系。我問他畢業之後打算幹嘛。

他面無表情的聳聳肩。

「我不知道,再看看吧。我從來沒有真的對我念的很感興趣,我升大四時,我父母說,既然你已經要大學畢業了,那最好再去念個研究所,所以何不去考看 看?我考了,所以就再念個兩年吧。我不討厭念這個,但因為我沒有對這個領域真的很有熱情,所以我在想,我可能準備去補習,然後明年去考公務員。」

等等,什麼?這就是你的決定?更重要的是,是這麼簡單的思考讓你做這個決定?

邏輯在哪裡?首先,如果你念了四年後確定你對這個沒興趣,那為什麼你還要去補習然後考試並再去兩年研究所?這多浪費社會資源?更重要的是,或許在你沒有多想的情況下你就佔了某個人夢寐以求的研究所名額。

第二,如果你對公職有興趣,那為什麼不大學畢業或是當完兵後就去考?此外,哪種公務員?你的興趣是什麼?市府?農業部?郵局?什麼?你到底有沒有想過這些啊?

以我看來,多數我們遇到的挑戰和問題可被分為兩種:哲學性問題和技術問題。

比如說,第一個學生考慮是否要念醫科是哲學問題,能不能考上是技術問題。這完全是兩件事,需要完全不同的分析、思考過程和心態。

而最重要的問題:


我相信多數在台灣或是亞洲念書的人都會遇到,有朋友有類似的心態,或甚至自己也做過類似的決定。如同上面兩個例子所述,在念了15、6年書之後,我們多數人會對這兩種完全不同的問題感到困惑,並用同樣的方法去處理。

對多數人而言,問題不應該是我能否當公務員,而是我應不應該考慮去當公務員。

亞洲教育把所有事情都弄顛倒了。只強調技術:用功念書,拿高分,但完全不管更重要的另外一半教育:我為什麼念書?什麼是我的目標?我是怎樣的人,我 該如何獨立找到我自己人生的道路?在考了15年試、教學生單單把目標放在分數上之後,我們已經喪失了在真實人生中用健全邏輯來做決定的能力。

我們99%的人總是想著「我能不能考上醫科?」但我們很少停下來想想「醫科是不是我正確的選擇?」每個人都認為技術性「考上」是最難的部份。那部分 是很難沒錯,也不是每個人都可以上,但現實中對多數人而言,真正最困難且重要的挑戰是確定「我是誰,這是我想的嗎?」的哲學性這部份。

但當遇到哲學性問題時呢?我們給學生關於人生、興趣和不安全感最常見的答案是什麼?

別想太多,用功念書。

不覺得很奇怪怎麼年復一年的教育心態都還是一樣?這讓多數亞洲公司都還是以製造出名,台灣、中國和多數亞洲公司還是專注在代工;亞洲的蘋果、 Google和Facebook在那?注重創意、品牌管理和自覺的業界領袖在那?很多亞洲國際學生都分佈在工程或是資訊科學領域,沒錯這些領域亞洲人都很 擅長,但是多數畢業生什麼時候才會不再只是幫別人工作,完成別人的夢想?不覺得很納悶許多父母都會說這樣的話:

「對我孩子來說最好的工作是當老師、醫生或是公務員。」

我們的文化和教育心態永遠都是不要冒險、穩定和簡單生活。努力工作完成目標是沒錯,但是除此之外生活不是應該還有更多事情嘛?我們不也應該訓練我們下一代年輕人有邏輯去判斷事情並能分析去問問題?

用商業的角度來說吧:

作為一個高階主管,我常常需要決定是否要透過併購來擴張我的企業。

但在我決定是否該花1億美金買下一個競爭對手之前,第一個邏輯問題應該是:

我應該買這個對手嗎?這對我未來策略是好的選擇嗎?

如果你是執行長,先去想技術性的「如何買」而不是想哲學性「為什麼買」,這不是一個很荒謬且沒有邏輯的想法嗎?

在未來日子的每一天,在每一個商務決策和個人人生選擇中,記得:

停下來、思考,並且避免做沒有邏輯的決定。

作者簡介_Joey 

出生於台灣,在美國長大。12歲回到台灣,20歲出版第一本書,23歲於瑞士銀行證券研究部門工作,24歲進入哈佛商學院,是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台灣人。25歲在紐約Ralph Lauren實習,26歲畢業。現年28歲,是中國三麗鷗總經理和台灣模擬聯合國推展協會創會理事長,時常旅行於香港、台北、東京和美國之間,閒暇時刻喜歡寫作、運動和玩帆船。最新著作《人生不是只有步驟一二三:一個年輕外商總經理的職涯經驗談》甫於二月一日出版。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blog/article.php?id=1311&p=1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blog/article.php?id=1311&p=2

碧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樞密韓太尉書補充講義
 
說明:
 
點選上列連結到新頁面後,請直接點選圖檔下載,或按「download」下載。
 
預設樣式為A4紙張,若想要印成B5者,可於檔案→列印→點選視窗右下角的「配合紙張調整大小」→選「B5(JIS)」→再按「確定」列印出來即可。
 
若office程式為2007或2010者,步驟相同,只不過「列印」要選兩次。
 

碧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想你在你孤單的星球                  ◎陳克華

 

自由時報2012/4/16

 

公轉想必很累了還有自轉

行走間雜著舞蹈

絲質的領巾同你的髮鑲著黃昏的金

揚起以寄居蟹換殼的速度

我奔向你那時我如孩童般

奔向如孩童般的你——

你,和你孤單的星球永遠看得見夕陽

起飛太累你於是引來金色的小蛇

在指尖輕輕吻了一口

那時所有足印皆脫離了地心引力

寄居蟹望著一隻空掉的殼一如此刻

我睜開眼用盡全力

望見宇宙所有的星星

 

碧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