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Udn的作家聯播部落格時,看到在談小說創作的文章,部落格的名稱簡單明瞭:許榮哲的部落格。(由於著作權的關係,僅提供連結,希望他之後別刪掉。)
以下是我目前看到,他談論寫小說的三篇文章: (日後他若有更新,我會再補上。)
小說的第一堂課:無邊無際的那個人 http://blog.udn.com/bobay13/2208098
這篇講的是:人、事、時、地、物中的「人物性格」。人物性格在小說中可是佔了頗重的份量。凡評論小說者,往往都會提到他在敘事時是如何如何的讓人物活靈活現,宛在目前?小說是否成功、巧妙,取決於人物塑造是否栩栩如生、生動自然,到讓人印象深刻的地步。
小說的第二堂課:每一間星巴克都長得不一樣 http://blog.udn.com/bobay13/2233383
這篇講的是:場景。
小說跟散文最大的不同在於他是「故事」。既然要講故事,便要有情節、結構等發展,當然要有場景。除非宛如獨幕劇般,不管情節怎麼發展,永遠在客廳中。(這是不可能的,若是三立的鄉土劇,倒有可能。笑~)畢竟所謂的場景,牽涉到時間、空間的變化,變換場景有時有拓展格局的作用。有時,場景的安排關係到人物出場、事件發生的合理性、特殊性,例如:〈狼圖騰〉的作者寫狼,若寫的不是大草原上的「野狼」,而是台灣動物園中的「狼」,那「狼」的氣勢便整個弱掉了,而故事的厚度也變得貧乏許多。(如果要寫動物園中的狼與管理員的互動或其他感人肺腑的情感劇例外。)有時,場景更是暗含了意識型態在內,不論是角色的或是作者的。例如:〈狼圖騰〉的作者,敘事的立場便不同於以農耕生活為主的漢族角度,(大中國主義?!)而是以游牧民族賒文化視野為中心,進而延伸出漢族文明是靠著游牧民族文化的灌注,才能不間斷的維繫至今的。(其實全書我並未從頭仔細看到尾,只有快速翻閱而已,因為沒有多時間,只好速讀。雖然如此,但也多少掌握到部分線索。閱讀量不夠多的人,勿試!)
小說的第三堂課:除了水面上還有水面下的對話 http://blog.udn.com/bobay13/2247354
這篇講的是:對話。版主強調「對話」不僅是「日常對話」或「推動情節的工具」而已,而是表現人物性格、甚至可以代替場景描寫、情節敘述、說理議論的。這點我認同。人物性格固然可由對話呈現,場景轉換亦可藉由對話,而簡單的、三言兩語的轉變。至於說理、議論,當然也有,「說故事」本身本就是「間接」表現出作者的思想、情感,甚至是批判的載體,不若散文般直接陳述,也不若詩般隱晦難解。例如:魯迅的〈藥〉、〈祝福〉,全篇無一字說理,卻無處不透顯出對當時社會迷信的批判與作者所持的「禮教吃人」觀點。
p.s.不知道為什麼,寫到一半時火狐突然掛掉,害我只好重打。雖然他號稱穩定性夠,開網頁速度夠流暢、夠快速,但我總覺得他跟IE差不多,還是會「掛」啊!我還「掛」了兩次呢!(下載的是最新版,聽說還是不太穩定。總之,重打了兩次,只覺:可惡!騙人啦!)
碧人 寫于瀏覽器掛兩次、重打兩次之後
版花的碎念:
(2013.9.25)無明資料整理中.....
- Sep 25 Thu 2008 21:48
[推薦]部落文:許榮哲談小說 97.9.25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