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2008-07-08 中國時報 【胡欣男/專題報導】

     「大強子對撞機」(Large Hadron Collider,LHC)即將正式運轉,全球科學界矚目。而國內的中央研究院、台灣大學、中央大學都有研究團隊參與這項堪稱近10年來,最大的國際高能物理科學合作計畫。透過過去的參與及未來加入實際研究,中大物理系教授張元翰表示,這項經驗對台灣科技長遠發展的人才培訓、技術、國際聲譽各方面,都是一大躍進。

     民國84年,張元翰率領的中大物理團隊因Preshower矽晶片技術,和LHC上的CMS實驗團隊緊密合作,隨後在民國89年與台大團隊共同正式加入CMS實驗,共同負責製作CMS(緊湊緲子螺管探測器)中的「矽偵測器」;中央研究院與中山科學院則參與ATLAS(超導環場探測器)中的光電通訊系統。CMS與ATLAS是LHC裡4個探測器中,初期最重要的通用探測器。

     堪稱物理史上最大實驗工程即將運轉,張元翰並無雀躍之情,因為「可能還要2到3年才有較具體成果」他冷靜地說。張元翰把LHC當做長遠投資計畫,藉由長期的製作、運行、分析數據過程,為國內培養最頂尖的物理人才。張元翰強調「我認為這很重要」。

     他不諱言,LHC何時會有重大發現,沒人能精準預測;基礎物理能走向什麼境界,誰都不知道。一旦有重要進展,須有頂尖人才因應,免得錯失良機。

     另外,由CERN(歐洲核子研究組織)主導的LHC加速器,是超大型的國際合作計畫。就以LHC上兩個重要實驗之一的CMS為例,有來自全球34個國家、2500多位物理學者投入,斥資新台幣近200億元;台灣包括台大、中大和中研院20多個學者加入,占全體約百分之一,足夠提高台灣科學能見度,樹立研究聲譽。

     至於立即可應用的研究成果,張元翰認為是LHC後端儲存、分析「粒子碰撞事件」的「網格中心」。LHC啟用後,一旦加速器中的質子束開始對撞後,每秒會產生100兆位元組的碰撞資料。要從這個天文數字般的龐大資料中,找出有意義的數據,任何人都知道其難度猶如在沙灘上尋找一顆珍珠。

     因此,科學家設計了「觸發及資料擷取系統」,由它先過濾、篩選,在每秒產生的數據中,只留下100個「事件」(也稱碰撞),送到CERN的中央電腦處理系統。但即使是這個中央處理系統,也無法獨力負責數據分析的工作。

     此時,以光纖和CERN的中央處理系統連結的「網格中心」登場;這12個計算網格中心由遍布全球幾萬台電腦組成,負責進一步的分析。經過中研院的爭取,台灣成為LHC的12個網格中心之一,也是亞洲唯一。一旦LHC啟動,台灣在國際科學界的能見度,也將因此大大提高。

     張元翰解釋,透過網格中心,全球科學家可以資訊分享,截長補短,加速分析速度。他研判,網格極可能促成新世代資訊的改革。

引用網址: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19+112008070800389,00.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碧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