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開始讀寓言,只覺得他只是一個故事。為了將抽象道理具體呈現出來,從不覺得他在現實中有發生的可能。後來教寓言故事,知道的背景更多了(例如寓言故事中所呈現的民族性及文化等等),依稀覺得寓言其實還是多少有事實根據。但從沒想過要用科學實驗的方式來加以驗證。最近科展得名的人,有的研究「綠豆湯怎麼熬最好喝」,有的研究「校園的狗食消失的原因」,原本只是生活常識或可能形成都會傳說的事情,用科學驗證的方式不但可能得獎,還能結合人文及科學,真可謂一舉數得啊!所以,學科學的要有人文素養,學人文的要有科學基礎,這樣才能讓我們不被細密分工侷限了視野啊。

=========================================

(中央社台北7日電)研究人員發現,一種白嘴烏鴉懂得利用石頭升高瓶子裡的水位,就跟伊索寓言裡所說的一樣。

伊索寓言「烏鴉與水瓶」的故事,是講一隻烏鴉口渴了,牠發現有個瓶子裝了水,但水太少,牠的嘴不夠長,伸到瓶子裡也喝不到水。

牠想到一個辦法,就是把一個個小石頭啣著投入瓶中,讓水位上升,直到嘴能喝到水為止。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The Daily Telegraph)報導,英國劍橋大學姓「鳥」的動物學者柏德(Christopher Bird)讓4隻烏鴉一一面對同樣的挑戰,只是獎品更豐富。

  他把一個垂直的管子裝水,讓一隻肥嫩多汁的蟲子浮在水面,起初烏鴉吃不到蟲子。實驗的錄影顯示,這幾隻烏鴉會從各個角度觀察這個管子,彷彿在研究如何下手。

接著研究人員在現場放了一把鵝卵石。這幾隻烏鴉後來便把石子放進管子,讓蟲子慢慢上升,到牠們搆得到的高度。

其中有兩隻第一次就成功,另外兩隻試了兩次才成功。

這幾隻烏鴉似乎一開始就會盤算需要幾個石子才能成功。牠們不會投入一個鵝卵石,就馬上試著要吃蟲子,而是等到時機成熟。

而且牠們會挑選較大的石子,以節省時間和力氣。

在另外的實驗中,研究人員提供的不是鵝卵石而是鋸木屑,但烏鴉很快就發現木屑不能用來使水位上升。

柏德說:「烏鴉相當聰明,而且智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很多方面可以媲美類人猿。這很不尋常,因為牠們的腦子跟類人猿很不一樣。」

他的研究結果刊登在「當代生物學」(CurrentBiology )期刊。980807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808/5/1oku3.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碧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