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花的碎念:
(2013.9.25)無明資料整理中.....

目前分類:科學考古 (17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中廣新聞網  2009/05/29

一名俄羅斯科學家說,一百年前有一個外星人太空船「犧牲小我」,阻止了一個巨大的隕石摧毀地球。

英國太陽報報導,俄國「通古斯太空現象基金會」負責人「雷文博士」說,他在「通古斯事件」發生地點附近,發現了一個有許多奇怪符號的石英板,他認為這應該是駕駛艙的儀表板。

所謂「通古斯事件」是指1908年六月,西伯利亞大森林因為一起不明爆炸起火燃燒,讓兩千一百多平方公里範圍內的六千多棵樹木付之一炬,全被燒毀。

「雷文博士」說,他發現的這塊石英板就是幽浮太空船蓄意撞上隕石,以阻止地球生命全體滅亡的證據。此外,他還發現矽酸鐵,這是一種地球無法製造的物質,只有外太空才有。不過英國一名幽浮專家認為,這種說法還需要進一步調查。


資料來源: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529/1/1kc6c.html



碧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聯合報╱胡淑雯】 2008/12/19

這不是性別問題,是美學問題……

走在騎樓底下,身後傳來一聲,「美女」。不知道該不該回頭。

這聲音聽起來很熟,但我跟聲音的主人其實不熟,是工作上認識的男人,沒有私誼,只有禮貌性的交談,類似辦公室裡、另一個部門的同事,偶爾在茶水間遇上了,只能聊聊天氣,或當日的頭條新聞。

「美女……」那聲音繼續追上來。我依舊不肯回頭。

回頭多可笑啊(自以為是美女嗎?),不回頭又嫌造作無禮(妳明明知道,知道他在叫妳)。

但我就是不甘心哪。不甘心遷就這一類、無趣的社交語言。

隨口將女人稱作美女,是一種語言的怠惰。表面上恭維,其實漫不經心,就像政客討好選民。

當所有的女人都成了美女,意味著,每一個女人都「應該」成為美女。就好像耶誕節就該吃大餐,情人節送金飾與玫瑰,百貨商場在過年之前大聲放送:恭喜呀恭喜,發呀發大財。(這首可憎而吵鬧的歌,下一句究竟唱了什麼,早早關上耳朵的我怎麼也記不住。)

「美麗」被推崇成為女人的義務,同時也就貶值成廉價的商品。美女教師、美女警官、美女運動員、美女檢察官……電視新聞裡的美女們,一日換過一個,彷彿電池一般的耗材,塑膠碗與免洗筷。

美麗既已成為一種基本禮儀,把女人稱作美女,則變成眾人的口頭義務。男人於是習慣性地藉由「美女」一詞,表現禮貌。

「美女」變成一個代名詞,類似妳或您,取代了個別女人的名字。

「美女」之遭到濫用,最惱人的問題不在「物化女體」,在於缺乏想像力。看看資訊展、觀光節,千篇一律便宜行事,以低廉的價格找來年輕的肉體,搶占兩秒鐘的新聞畫面,彷彿不靠女人就賣不出東西似的。再看看KTV伴唱帶(英文歌尤其驚人),幾乎毫無例外地,請來一個木頭美人,漫無目的演繹著性感的憂愁,踩著不宜散步的高跟鞋,行走於失魂落魄的風景區。就連政府辦的溫泉祭、美食展,用的也是美人計。

這不是性別問題,是美學問題。

似乎大家都習慣了,習慣聽成衣銷售員、保險推銷員、餐廳服務員,以「美女」稱呼任何一個,看起來還不夠老的女人。「美女」兩個字,在社交語言的操作底下,被誇張了意義,而漸漸失去了符號意義。就像一枚拾圓的硬幣,在時代的齒輪之中反覆磨擦,終於失去了刻度,抹滅了雕飾:蔣大頭不見了,梅花也凋落了,「拾圓」的字眼隨著「中華民國八十二年」的消逝而變得模糊難辨,回歸成一塊廢金屬。

這麼說來,「美女」的貶值,或許不是壞事。當女人厭倦了「美女」這個詞,或許就有機會重新定義「美麗」,將定義的權力,從「下定義」的那群人手中搶回來,還給「被定義」的那群人。一如我們這座島嶼,正在重新定義「中華民國」。 

http://mag.udn.com/mag/reading/storypage.jsp?f_ART_ID=167362

碧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央社   2009/03/02

中央社記者楊明珠東京2日專電)英國及加拿大的研究「萬能細胞(iPS)」的小組研發出不需使用病毒就可由皮膚細胞培育出人類萬能細胞的方法。這種新法較不易使基因癌化,堪稱再生醫療的一大突破。

英國愛丁堡大學教授(木尾)圭介所組成的研究小組及加拿大的研究小組,首度研發出不使用病毒研製的人類萬能細胞,與使用病毒研製的效率相較,前者效率高逾25倍。這項研發成果發表於本月1日的英國科學雜誌「自然」電子版。

人類首度研發出的萬能細胞是使用「反轉錄病毒」(retrovirus)將數種基因導入體細胞,但有科學家認為,為了將基因植入體細胞的染色體,反轉錄病毒容易使基因引發異常,導致癌化。

為了製造出安全度更高的完能細胞,(木尾)圭介等研究人員是以「移轉子」(transposon)將製造萬能細胞所需的四個基因同時導入人類胎兒的纖維母細胞,成功地製造出萬能細胞。

(木尾)圭介等研究小組初期採用的方法雖可去除被植入的基因,但會留下一些痕跡,安全上有影響。但在配合加拿大研究小組獨立開發的技術後,成功地去除四個基因。染色體中的基因去除後,也具有分化成各種細胞的能力。

研製出萬能細胞的日本京都大學教授山中伸彌,去年沒使用病毒研製出老鼠萬能細胞,但他並未成功地製造出人類萬能細胞。980302

資料來源: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302/5/1fb7b.html

碧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9/02/28 14:50 楊一峰

(法新社利馬27日電) 祕魯自然歷史博物館發言人今天表示,古生物學家在祕魯南部的伊卡(Ica)地區發現保存良好、約生存在1000萬年前的有齒巨型海鳥頭骨蓋化石。

沙拉斯(Rodolfo Salas)說,這個有1000萬年歷史的化石,是幾個月前由古生物學家鄔畢那(MarioUrbina)在岩層中發現的,「這個包含鳥喙及牙齒的頭骨蓋長約40公分。」

這種史前海鳥Pelagornithidae,翼展達6公尺,鳥喙很大,並放射出像牙齒的結構。它生存在6000萬年前到300萬年前的古新紀中期到上新世期間。

資料來源: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228/19/1f8g7.html

碧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9/02/27 14:20 楊一峰

(法新社華盛頓26日電) 一份今天公布的研究報告指出,人類學家在肯亞發現可追溯到150萬年前的古代人類腳印化石,是至今以來,顯示我們祖先行走方式和現代人類相同的最久遠證據。

這些人類腳印化石在肯亞北部靠近伊勒雷特(Ileret)附近的兩處沈積層中發現,它顯示實質上類似現代人腳結構的腳印。

參與這項研究的學者表示,這個足跡來自匠人(Homo ergaster)或是早期的直立人(Homo erectus),他們腿長臂短的身體比例,與現代人類的結構相仿。

這篇報告於「科學」(Science)期刊刊出,領導研究的倫敦波茅斯大學(Bournemouth University)學者班奈特(Matthew Bennett)表示,這些腳印化石提供了軟組織與結構的資訊,這些資訊通常在骨骼化石中無法獲得。

班奈特將這些腳印化石掃瞄下來並數位化,客觀地與現代人類以及其他人類化石進行比較。

資料來源: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227/19/1f6m8.html

碧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苗栗縣六十歲廖姓男子覺得脖子僵硬,每天都習慣性三百六十度旋轉頭頸「鬆筋」,日前他連轉六圈後左上肢無力,認為是血脈未通,又反向轉了六圈,隨即全身癱軟。醫師診斷是「脊髓中風」,治療復健後目前已恢復八成。

「以後不敢了,告訴大家千萬不要這樣轉!」廖姓男子昨天現身說法,提醒和他有同樣習慣的民眾,小心不要轉傷了頸椎。頭份鎮為恭紀念醫院神經內科主任林日暉說,「脊髓中風」在臨床少見,他行醫十五年第一次收治到病例。

廖姓男子在消防器材業任職,工作須仰頭,脖子常感覺緊繃僵硬,幾年來他習慣三百六十度旋轉頭頸舒筋,而且要扭得聽到「卡、卡、卡」的聲音才過癮。

上月十四日下午他在工廠準備上工時,又習慣性做了一段頸部大扭轉,轉了六圈突感左上肢無力,認為是血脈未通,又反向轉六圈,結果雙腿也癱軟,連想拿起放在口袋裡手機的力氣都沒有,還好同事發現,十五分鐘後他被送到醫院,已經全身癱瘓。
 
廖姓男子接受頸脊椎核磁共振檢查後,林日暉發現他第三、四節頸脊髓有中風現象,再加上他「麻花式」扭轉頸部,致脊髓動脈內膜受傷,造成血管栓塞,是脊髓中風的主因。
 
林日暉表示,脊髓中風不至於致命,仍可造成終身殘障,許多人都有這種扭脖的習慣,其實隨著年紀增長老化,只能容許牽引式的動作,就是頭部前後或是稍往側邊,而且要慢速、輕緩的動作,切忌快速大動作。 

繞圈、仰頭、扭喀喀
   都不健康

不少人因感到脖子痠痛,以繞圓圈或搖頭晃腦來紓解不適,但專家指出,以脖子繞圈反而增加頸椎的摩擦,容易增生骨刺;正確的方法是縮下巴,或以頸部側彎的動作,就能紓解頸部疼痛。
 
物理治療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簡文仁指出,人體的脊椎就像一節一節的竹子,而頸椎因承受頭部的重量,尤其是固定某一姿勢過久,脖子就會感到痠痛。對於有人以頸部繞圓圈的方式,或習慣讓脖子歪一側,甚至發出「喀」一聲,他認為,這都是不健康的方式。
 
簡文仁說明,人體的頸椎是彼此推疊起來的,若以繞圓圈方式來紓解痠痛,也許初期有效,但「此舉就如同一塊塊積木以三百六十度旋轉」,只會使得頸椎關節的周圍互相摩擦,一旦過度刺激,反而促成骨刺增生,提早造成頸關節老化。
 
至於刻意讓脖子歪一側,甚至發出「喀」的聲響,簡文仁表示,這種來自關節的聲音,有一說是關節腔囊內負壓現象,如同開香檳時瞬間「啵」一聲,也有一說是關節旁帶滑動的聲音。但他強調,這種以非自然的方式來扭轉頸部,就像有些人閒來無事會按指頭關節,事實上,它對骨頭和關節無異是一種刺激,「不值得鼓勵」。
 
另外,有人以為長時間埋首工作或讀書,在休息時以反方向的仰頭方式來緩解脖子痠痛,也是錯誤的作法。簡文仁說,由於頸部往後仰就會壓迫到椎動脈,這條掌管血液進到腦部的血管若受到擠壓,自然會影響腦部血液供應,「就像有人看天花板過久,頓時會感頭昏眼花」。
 
簡文仁表示,如果有人感到頸部痠痛,比較正確的紓解作法有三種,一是抬頭挺胸,縮下巴,則頸椎自然就拉直,一是輪流以頭部向左、向右側彎,以及低頭俯視的動作,三是聳聳肩的動作,這都可讓肩頸肌肉獲得自然伸展。
 

2008/03/01 聯合報】

 

碧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法新社 2009/02/13 13:35 何承樺 

(法新社華盛頓12日電) 根據一個國際研究小組今天刊出報告中的月球詳細圖像,可以發現這顆地球的衛星不含什麼水分,而且在它的兩極觀察到從未見過的環形山。

 定明天出刊的科學雜誌(Science)中,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地球科學教授沈嗣鈞(C.K Shum)表示:「月球表面可以告訴我們很多關於它內部的變化,但在獲得這詳細圖像之前仍所知非常有限。」

 他說:「例如,利用這個新的高解析度圖像,我們現在可以確定月球上水份極少,就算它內部也是一樣;我們可以應用這種資訊去思考其他星球,如火星上的水份含量。」

 研究者表示,月球表面比地球表面堅硬,地球表面會隨著地面水流或地下水而起伏

 他們說,堅硬的外表顯示水份很少。假設月球中有水,就算它位居深處,月球表面也會比它現在看來有變化許多。

 火星表面的起伏則介於地球與月球之間。研究者指出,火星的堅硬程度顯示它表面乾燥,且水份位於內部深層。

 這份詳細地圖,未來可協助月球車做為月球地質研究的指導原則。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213/19/1eewc.html

碧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由 2009/02/14  

〔記者陳宣瑜/台北報導〕很多人都知道麵包蟲會吃保麗龍,卻沒人知道為什麼,台中女中二年級的跳級生曾依晴發現,麵包蟲消化道內有一種細菌,可以分解保麗龍,研究結果讓各界驚豔,清大兩名教授自願輔導她作更深入研究。

 發現消化道細菌是關鍵

 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主辦的「二○○九年台灣國際科學展覽會」昨天頒獎,曾依晴以「從麵包蟲體內分離出可分解保麗龍之菌種」研究,在「微生物學科」中獲得第三名(第一名、第二名從缺),她的研究可改變人類無法分解保麗龍的窘境。

 經過一年多的實驗,解剖了五百多隻的麵包蟲後,曾依晴在麵包蟲的消化道中發現可分解保麗龍的「紅菌」(曾依晴自行命名),但此菌種在何種條件下分解保麗龍可達最佳效果,還需更進一步研究。

 史宜平設計自動修復程式

 另外,北一女三年級的史宜平參與故宮數位典藏科技計畫時,設計出一套「符合人類視覺觀感之數位影響自動化版調重製技術」,可以自動修復數位影像的程式,改善影像的對比,將人眼所看不到的細節,自動調整得更清晰、且可辨識,獲得「電腦科學」組第一名。

史宜平表示,她的程式能將監視錄影器拍下的模糊影像還原,可用在刑事偵辦,打擊犯罪;還可修復年久模糊的老照片,醫學用的X光片也可以加強對比度,讓細節更明顯,且不需要繁瑣的修圖過程,交給程式自動處理。

 李怡慧研究出隔熱智能窗

 獲得「工程學科」第一名的麗山高中高三李怡慧和高二趙予靖,研究出改變液晶的成分,能夠成功阻擋紅外線光,研發出高透明度,且隔熱、省能,符合「節能減碳」的「反射式紅外光液晶智能窗」。

李怡慧表示,這面智能窗的隔熱效果高達六十五%至七十%,透明度比市面上的隔熱紙可見度更好,將來如果運用在汽車玻璃上面,開車會更安全。

 這次共有十一國參與台灣國際科展,台灣學生有九人獲第一名、十人第二名、十人第三名及佳作二十三人,其中有九件作品今年五月將代表台灣參加美國國際科技展覽會(ISEF)競賽。

碧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廣新聞網    日期:2009/02/06 10:35

日本的一家檢驗分析公司,研發出一種檢測系統,可以同時檢驗出650種殘留在食物上的農藥,這對於確保食品安全有積極意義。

亞洲網報導說,從能夠同時檢測化學品的種類來說,這個檢測系統是世界上最大的檢測系統。它可以適用於任何樣本,包括加工食品和非食品樣品。

 這一檢測系統不但迅速有效,也可以減少漏網之魚。目前這家日本公司已經開始接受外界委託提供檢驗分析服務,在六天之內提出檢驗分析報告。它的收費則是每種化學品420日圓,約台幣160元,而總共650種化學物質共收費27萬3千日圓,相當於台幣10萬兩千多元。

新聞來源: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206/1/1e0ip.html

碧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民視     2009/02/05 07:01

日本每年研發的機器人數量、種類之多,讓人眼花撩亂,現在有一款民間開發的警衛機器人,不但可以用手機控制,還會自動發射網子逮人,這種警衛機器人,今年內就有可能進入實用化階段,正式加入警備的任務。

 辦公大樓監視器發現有可疑人物侵入,警衛接到通知趕來,卻被躲在一旁的歹徒攻擊倒地,就是為了以防這種萬一,日本民間公司研發出這款警衛機器人。

 可別看它長得像吸塵器一樣不起眼,他不但可以用手機操作,內建的攝影機,能將歹徒的長相和動態直接傳到手機螢幕上,而且透過手機,機器人可以向歹徒傳話,如果歹徒被嚇阻準備落跑,機器人會以10公里的時速追趕歹徒,歹徒退無可退了,這時候就是機器人出手的時候。

 沒錯,機器人撒網捕人,而且這種特製的網子越掙扎捆得越緊,這樣的時間已經夠讓警察趕到現場逮人了,這樣實用的機器人,日本經濟產業省也有協助研發,而且可望在今年內就讓警衛機器人量產上市。(民視新聞崔立潔綜合報導)

新聞來源: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205/11/1dxl4.html

碧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法新社 法新社   2009/02/05 07:20

(法新社巴黎4日電) 嘖嘖稱奇的科學家已發現到全球最巨大蟒蛇的化石殘骸,此改寫紀錄巨蟒的體長約13公尺,體重約1.135噸,能輕易生吞一頭牛,並以鱷魚當點心。

 英國科學期刊「自然」(Nature)今天披露的報告指出,此巨蟒於大約6000萬年前,橫行在如今的哥倫比亞境內熱帶雨林,當時全球氣候遠較當今炎熱。

 此巨蟒的脊椎骨顯示,它的體重約1.135噸,範圍介於730公斤至2.03噸間。鼻子到尾巴的長度約為13公尺,範圍介於10.64至15公尺間。

 共同領導這項研究的佛羅里達大學脊椎動物古生物學家卜洛克(Jonathan Block)表示,「真正巨大的蟒蛇的確引人遐想,但現實世界已凌駕好萊塢幻想。在『大蟒蛇-神出鬼沒』(Anaconda)影片中試圖吞噬珍妮佛羅培茲(Jennifer Lopez)的那條蟒蛇,沒有我們發現的巨蟒大。」

 紐約康乃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頂尖蛇類專家葛林(Harry Greene)表示,「此哥倫比亞巨蟒,是真正令人振奮的發現,多年來,爬蟲學家一直對蛇類到底能長到多巨大爭論不休,尚有爭議的估計是大約不到40英尺(12.3公尺)。」

 今日世界上最長蛇類是亞洲網紋蟒(reticulatedPython),通常能生長到約10公尺長。就體重而言,最重蟒蛇是綠森蚺(Green Anaconda),體重可達227公斤。

新聞來源: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205/19/1dy6w.html

碧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由 更新日期:2008/12/23 04:09

〔記者楊美紅/南縣報導〕畫筆一揮妖魔退!

失憶少女陳姿蓉遭「鬼魅」纏身2年,藉由藝術治療,在繪畫中找到抒發管道,走出自殘陰影,並榮獲今年身心障礙者「金鷹獎」楷模。

現年25歲的陳姿蓉,家住南縣新化鎮,3歲時發生車禍,6歲開始出現失憶、失能症狀,連醫師也診斷不出病因;小學4年級時,家人發現她喜愛拿筆塗鴉,才發掘出她的繪畫天份,但其他科目卻是學過就忘,就讀啟聰學校接受特殊教育,畢業後踏出校門想在大學進修美術,卻因學科成績差,只能失學在家。

遠東科大校長王元仁從報章雜誌上得知後,決定盡力幫助失憶的姿蓉,帶著專攻藝術教育的趙嗣強教授登門造訪,在校內為她開闢專屬畫室。

陳姿蓉6年來創作上百幅印象派作品,不過2年多前,經常被惡夢嚇得魂不附體,直說有妖魔纏著她,要帶走最愛的趙老師、媽媽,醒來後哭鬧不休,恐懼蔓延下,姿蓉還產生自殘現象,讓人十分不捨;家人尋求民俗、宗教療法,也前往精神科求診,全都無效,苦無對策下,只好天天將她送到畫室。

趙嗣強以藝術治療為主軸,要求姿蓉畫出心中恐懼,妖魔鬼怪全在畫筆下現形,惡夢中的情節躍然紙上,瞭解恐懼的來源與來龍去脈後,趙嗣強不斷安撫、解釋,漸漸消除姿蓉心中恐懼,並創作「鬼鬼系列」作品,將不安化為藝術泉源。

趙嗣強說,姿蓉的藝術動力,有常人無法想像之處,雖然失憶,但對生活的美感追求,卻比常人敏銳,也讓她的藝術創作能不斷突破,大膽呈現各畫派風格,不僅用色大膽,連構圖也複雜,具立體派風格。

在臨床上,若病人表示被妖魔附身或被「魔神仔」騷擾,大多認為是精神病症狀,奇美醫院精神科主任林進嘉醫師表示,科學上的解釋是腦神經傳導物質不平衡,而產生幻聽或妄想,病人會堅稱行為遭外力控制,無法自主,這時即需就醫治療。

林進嘉表示,陳姿蓉自小車禍產生失憶,還產生各種妖魔幻想,卻在繪畫中找到抒發管道,可說是成功的「繪畫諮商」。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1223/78/1bnt0.html

碧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聯合新聞網    2008/12/22 07:40 編譯林沿瑜╱報導

古語說:食色性也。英國的科學家目前正在研究一種「性愛晶片」(sex chip),希望透過電流對大腦的刺激,讓人產生性愛的愉悅,10年內將有重大突破。

威而鋼1998年問世以來,幫助許多「不舉」的男士重振雄風,不過仍無法解決性冷感者的困擾。但科學家發現,在人類雙眼後面的大腦「前額腦區底部」,有著同時控制人類飲食慾望和性慾的部位,可以經由電流的刺激獲得滿足。

星期泰晤士報指出,英國牛津大學心理治療系教授克林格爾巴赫(Morten Kringelbach)正率領小組進行這項研究,並在《自然神經系統科學評論》(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期刊中發表報告。克林格爾巴赫表示,只要刺激大腦的「前額腦區底部」,便可令人產生快感,幫助那些性冷感或有性障礙的人重新找到樂趣。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1222/2/1blqb.html

碧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法新社 更新日期:2008/12/23 14:50 簡長盛

(法新社埃及沙卡拉22日電) 埃及的一位頂尖考古學家今天說,在沙卡拉(Saqqara)發現的兩個4300年前的法老王式墳墓顯示,這個位於開羅南方龐大的墓地甚至比先前所認為的更大。

這兩個以岩石切割而成的墳墓是為當時的高官所建,這兩個高官一個是負責露天礦場的官員,這個礦場供給建造附近金字塔的材料。另一個高官是一名婦女,她負責為法老王尋找表演的藝人。

哈瓦斯(Zahi Hawass)說:「我們今天宣布在沙卡拉一項重大且重要的發現。我們新發現兩個墳墓,年代可遠溯至4300年前。」他向記者展示了這兩個墳墓,並且說:「發現這兩個墳墓是發掘一個龐大墓地的開始。」

他接著說,這項發現顯示,除了在沙卡拉的龐大墓地外,可能還有更多。沙卡拉位於首都開羅南方約19.2公里處。

在過去,發掘工作大都集中在兩個鄰近金字塔一側,而這次發現的兩個墳墓所在地區是在西南方,大部份都沒有被挖掘過。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1223/19/1bop0.html

碧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路透 更新日期:2008/12/23 11:27

(路透華盛頓22日電)你可以稱它是恐龍爸爸保母。科學家檢視與一大窩恐龍蛋一起被發現的三隻中等體型恐龍骨骸化石,結論認為是公恐龍而非母恐龍在保護這批巢穴、孵蛋。

這篇18日在「科學」(Science)發表的報告說,這種行為也存於現存幾種鳥類。科學家相信,鳥類是1億5000多萬年前從小體型、有羽的掠食性恐龍演化而來。

這三種恐龍:傷齒龍(Troodon) 、嗜角竊蛋龍.(Oviraptor)和名為Citipati的恐龍,生存在大約7500萬年前,屬於食肉恐龍。

這項發現意味著至少這三種恐龍,公的或許會與好幾隻母恐龍交配,所生下的蛋都集中在一個大巢穴中,母恐龍生下蛋離開後,公恐龍就負責孵化、保護自己的寶寶。中央社(翻譯)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1223/16/1bo7n.html

碧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由時報   2008/12/09

〔編譯羅彥傑/綜合報導〕科學家警告說,環境中的「性別扭轉」化學物質的數量持續飆增,已干擾到人類與野生動物的生殖行為。他們指出,這些常見的人造污染物會在廢棄物處理過程中逸散到海洋、河流、土壤與空氣中,而且模仿女性荷爾蒙雌激素。男人可能因此面臨「女性化」的風險。

英國每日郵報八日報導說,根據環保團體「化學信託」公布的報告,在食物包裝、清潔用品、塑膠、污水與油漆塗料中可見的「性別扭轉」化學物質,會造成生殖器畸形,減少精蟲數量,甚至讓雄性變成雌性。

這份報告博引世界逾二百五十篇科學研究,注意那些會干擾激素的化學物質效應,包括用在食物罐頭內側、塑膠瓶與牙齒填縫劑的雙酚A,及添加在諸如聚氯乙烯與膠合劑等塑膠物的鄰苯二甲酸酯。若干研究顯示,西方國家民眾精蟲數量在過去三十年逐漸下降。此外,俄國、加拿大義大利化學物質污染嚴重的社區,女孩人數是男孩的兩倍。

報告作者、前英國政府化學污染事務顧問李昂絲女士說:「必須採取緊急行動來控制會扭轉性別的化學物質,且需要監控野生動物狀況。」


資料來源: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1209/78/1atw1.html

==================================================

化學汙染損生殖力 雄性成弱勢

聯合新聞網   2008/12/09 07:30 編譯夏嘉玲/報導

最新研究證實,各種化學汙染正讓包括人類的雄性動物雌性化,損害雄性生殖器官和生殖力,雄性已成為演化弱勢族群,岌岌可危,勢必對人類和野生動植物帶來難以估量的後果。

英國獨立報報導,根據一項彙整全球250多項研究、歷來最周延的報告,許多常見化學物質正讓所有雄性脊椎動物雌性化,從魚類到哺乳動物都在劫難逃,當然也包括人類。

英國環保組織CHEM Trust8日出版的報告指出,這種雄性動物雌性化現象遍及全球,在北極熊、南非平原大羚羊、深海鯨魚到翱翔天際的老鷹身上都看得到。

支持這項結論的部分頂尖科學家說,這是對人類「揮舞紅旗」的警訊,顯示演化正受到干擾。這份報告出爐的時機敏感,因為英國將於10日帶頭反對歐盟草擬中的殺蟲劑管制新規範。許多殺蟲劑已證實有「性別扭轉」效應。

美國最新研究已顯示,孕婦廣泛接觸化學物質,生下的男嬰陰莖較小,生殖器官也會女性化。

加拿大、俄國和義大利受環境荷爾蒙嚴重汙染地區,女嬰出生率已高達男嬰兩倍。

近年來,野生動植物和人類接觸到的新化學物質超過10萬種,歐盟執行委員會坦承,這些物質有99%都未適當規範,85%甚至缺乏合適的安全資訊。

許多這類物質會干擾荷爾蒙,已證實是「內分泌干擾物質」(endocrine disrupter,簡稱ED)或「性別扭轉物質」(gender-benders),包括用於食品包裝、化妝品和嬰兒爽身粉的鄰苯二甲酸鹽類(phthalates)。家具和電器的防燃劑、已禁用但仍廣泛存在於食品和環境的多氯聯苯(PCBs),許多殺蟲劑亦然。

CHEM Trust報告指出,所有脊椎動物都有類似的性荷爾蒙受體,是演化中保存下來的,觀察一種脊椎動物或許就能強調汙染對其他特定脊椎動物的嚴重性,包括人類。

生活在汙染水中的魚類所受影響尤深,是最先出現性別扭轉的物種之一。英國低地河川已有半數雄性魚類被發現睪丸裡出現卵子,日本的淡水魚和北海、地中海的海魚也有類似情形,禍首之一是由汙水系統排放的避孕藥中的女性荷爾蒙。

美國佛羅里達大學今年發現當地雄性海蟾蜍(cane toad)有四成變得雌雄同體。阿拉斯加Sitka黑尾鹿有三分之二出現隱睪症。南非大羚羊受化學物質影響,睪丸受損。連野生北極熊都出現雌雄同體的異常現象。

專精ED的英國艾克希特大學泰勒教授指出,雄性野生動物生殖能力受損,將使基因庫變小,後代的抗病能力降低,不利生存。

佛羅里達大學吉列特教授則說,野生動物出現這種問題,人類也可能面臨類似狀況,令人擔憂。

資料來源: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1209/2/1aufh.html


碧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REUTERS    2008/12/07

(路透馬德里6日電)自15世紀以來,西班牙猶太人大多數不是被驅逐就是被迫改變信仰,但是一份研究發現,今日西班牙男性中約20%有西班牙猶太人血統,11%可以追溯到北非血緣。

研究人員在這份於「人類基因學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發表的報告中說:「這個比例高的驚人。」

研究分析Y染色體發現有些人很清楚的有西班牙猶太人和北非人血統。報告作者之一、巴塞隆納的龐培法布拉大學(Pompeu Fabra University)演化生物學系的卡拉斐(Francesc Calafell)說:「當今人口中的基因組成,是我們過去文化和宗教多樣性的遺產。」

他和英國列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Leicester)、維康信託基金會(Wellcome Trust)合作分析1140名西班牙、葡萄牙和巴利亞里群島(Balearic Islands)男性DNA並與摩洛哥阿爾及利亞和伊斯坦堡的亞非裔猶太人和以色列人比較。西班牙猶太人口相對來說屬於少數。中央社(翻譯)

資料來源: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1207/16/1ard6.html

碧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聯合新聞網  2008/11/27    記者鄭朝陽/台北報導

這是你我都熟悉的「隨手做環保」情節:在超商買水果盒的小晴把透明的塑膠盒、蓋,都放進「塑膠類」交給清潔隊員回收;張爸爸也把大賣場賣的透明雞蛋盒、超商的思樂冰杯和杯蓋歸成塑膠類垃圾回收。

沒想到,這些用心卻可能讓辛苦回收再利用的塑膠廢料報銷,因為這些標著「PLA」的透明容器,全是「非塑膠」,材質是自然分解度九成以上、可堆肥的聚乳酸(PLA),主要原料為澱粉等天然物料,摻在塑膠中回收,整批塑膠就無法再利用。

據估計,台灣一年使用PLA約一千三百噸。PLA的透明塑膠外觀和一般塑膠PVC(聚氯乙烯)沒有兩樣,由於宣導及標示不清,讓消費者直覺以為「也是塑膠」;回收商收到這些PLA,卻對回收塑料有了破壞力。

環保署廢管處長何舜琴說,正考慮公告PLA為「強制回收項目」,並改善容器的標示特徵,消除上述亂象;但制訂回收機制的資源回收管理基金管理委員會執行秘書林建輝認為,若規定強制回收PLA,恐增加業者負擔,原本單價就比較高的PLA將失去競爭力。

台灣區塑膠製品工業同業公會主任委員彭理才說,近來許多塑膠回收業者發現回收的透明塑膠品裡摻了許多PLA;但因石油提煉的一般塑膠和玉米製成的PLA分子結構不同,用兩者混合的塑膠原料製作杯、蓋新品,表面的塑料會剝離,「成品全報銷,不知要找誰賠。」

消費者弄不清楚,將PLA當塑膠回收,回收業者只好用人工在成堆的回收塑膠品中設法挑出來,但難保能百分之百挑乾淨。

環保署去年強制規定,家樂福、大潤發等量販店,以及頂好、松青等超市的塑膠容器都必須逐年減量,改用PLA等可自然分解材質的容器。

統一超商公共事務室表示,像思樂冰杯蓋和大杯身都用PLA,它屬於一般廢棄物,即使被丟進超商的資源回收桶,也會挑出來丟棄。但民眾如果在家裡丟棄或回收,業者就無法負責了。

立委田秋堇表示,PLA不一定是環境友善產品,其主原料為玉米等食品,可能推升糧食價格,且種植玉米使用農藥、化肥是否汙染環境,以及屬「用過即丟」的產品特性,都讓人懷疑它的環保效果。目前歐盟對PLA的應用相當保守,有些國家甚至禁用

資料來源: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1127/2/1a62n.html

碧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誰說補血一定要靠豬肝!?許多人都有種錯誤的觀念,認為只吃菜不吃肉才會貧血,其實,不少植物性食物,不但含有鐵質、β胡蘿蔔素和其他養分,
而且多半易於消化,很適合作為補血的食材喔!素食朋友只要加以適當搭配,其實不用太擔心貧血的問題。以下,將介紹幾種常見的補血食物:

南瓜──補血之妙品

被清代名醫陳修園讚譽為「補血之妙品」的南瓜,富含植物性蛋白質、胡蘿蔔素、維生素、必需氨基酸
、鈣、鋅、鐵、鈷、磷等等,其中,是構成維生素B12的重要成分之一,可以幫助血液中的紅血球正常運作則會直接影響成熟紅血球的功能鐵質則是製造血紅蛋白的基本微量元素 食之,全都是補血的優良營養素。
 
葡萄──歷代中醫推薦補血佳品

葡萄含有豐富的鈣、磷,以及多種維生素氨基酸,是老年、婦女、體弱貧血者和過度疲勞者的滋補佳品;
懷孕的婦女也建議可以多多?   馴峞A不但對胎兒營養有益,也能使孕婦面色紅潤、血脈暢通喔!如果有時買不到葡萄,吃葡萄乾也OK唷!

甘蔗──補血果

冬季水果中,相當受到人們喜愛的甘蔗還有多量的微量元素,包括鐵、鋅、鈣、磷、錳等等,
其中以的含量最高,每公斤可以高達九毫克位居水果之冠,因而有了補血果之稱。不過,從中醫的角度來看,甘蔗性寒,脾胃虛寒者應少食用

龍眼肉──民間熟知的補血食物

龍眼肉即桂圓肉,每到夏季就有新鮮的龍眼上市。龍眼含有維生素A、B、葡萄糖和蔗糖等,而且具豐富的鐵質
龍眼湯、龍眼酒等食物,相當推薦孕婦和產婦食用,是頗佳的補血料理唷!

紅棗──補血養顏聖品
  
紅棗含有豐富的維生素、果糖各種氨基酸。中醫認為紅棗性暖,養血保血可改善血液循環,而藥理研究則發現,紅棗所含的某些成分可以增加血液中紅血球的含量增強骨髓造向功能使臉色紅潤。和桂圓搭配,不但補血養氣,還可以養顏美容,「愛面子」的美眉們不妨可以試試。

胡蘿蔔──日本人參
俗稱紅蘿蔔,日本人稱胡蘿蔔作人參。胡蘿蔔含有豐富的β胡蘿蔔素這種營養素對補血有極佳的益處,平常可以多利用胡蘿蔔煮湯,讓您的餐後湯飲變成過平時就可喝的補血湯品唷!缺鐵性貧血是我們一般最常見的貧血,除了靠食補或鐵劑補充鐵質之外,造成缺鐵性補血的背後原因也應該注意,像是月經過多、消化性潰瘍、吸收不良、懷孕、長期捐血者……等等,針對不同的因素選擇適合的方式改善貧血狀況,也是很重要的哦!

碧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時報資訊Info Times   2008/11/08 10:57 【中國時報 黃淑嫆/綜合報導】

 去年德國科學家發表的唐代因季風循環改變而衰亡的研究再次獲得佐證。中美科學家合組的研究團隊近日在《科學》雜誌中表示,針對甘肅的石灰岩溶洞萬象洞中的石筍的研究顯示,季風的變遷確實和中國唐、元、明等朝代的衰亡有密切的關係。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蘭州大學教授張平中等人和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合組了一個研究團隊,對甘肅武都的石灰岩溶洞萬象洞中的石筍進行的調查中發現,洞內的石筍記錄了一千八百年來亞洲夏季季風的變遷歷史,而季風的強弱變化恰巧和唐、元、明的興衰密切相關。

 萬象洞位於青藏高原東部與黃土高原之間的過渡地區,臨近亞洲季風的影響邊界,張平中等人透過洞內滴水的氫氧同位素和石筍碳酸鈣的氧同位素組成進行分析,發現某一數值和亞洲夏季季風的強度呈現負相關。

 「源自於印度洋的夏季季風會吹進中國,當夏季季風夠強時,最遠可以吹到中國的西北部地區」,一名明尼蘇達的研究員說,這些帶著溼潤水氣的風可以為當地種植的稻植物帶來所需的雨水。反之,當季風轉弱,雨水只能到達東部和南部地區,西部和北部地區雨水相對就會不足。

 研究人員表示,氣候變遷對中國文明的發展確實扮演重要的角色。例如季風增強的時期,正好就是人口增長、局勢較為穩定的北宋初期。此外,研究也顯示,在西元八五○到九四○年之間這段乾旱的時間,不僅對應了唐代的衰亡,也和中美洲的馬雅文明衰亡時間相符。

 報導指出,亞洲季風的變遷主要是受到太陽活動的影響,太陽活動會影響到北半球的氣溫變化。當北半球氣溫變高時,季風就會增強,反之,季風就會變弱。

資料來源: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1108/57/193m7.html

碧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